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肉牛肥育场饲养管理技术



2 进场
对新购进的牛要进行隔离饲养,有10-15天的适应期,让牛熟悉环境,适应草料,购新牛后第一天只给饮水,不喂草料,第二天喂粗饲料,第三天加喂少量精料。进场后3-4天做好称重、防疫、驱虫、健胃、增重剂埋植等。同时观察每天牛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尿情况,可采取下列几个方面的措施:
2.1 消毒
进场后2-4天,用0.3%过氧乙酸对每头牛逐一进行消毒。
2.2 驱虫
每100kg体重用四氯化碳3-6ml,臀部肌肉注射或用硝氯酚每kg体重3-4mg,一次口服,可驱除肝片吸虫,用驱蛔灵,每kg体重0.2g口服,可驱除牛蛔虫,也可用敌百虫每100kg体重4g,左旋咪唑每100kg体重0.8g一次投服进行驱虫。
2.3 健胃
进场后7天,用健胃散(中药)对所有牛进行健胃,250kg以下体重每头牛灌服250g,250kg以上体重灌服500g,随着牛体的恢复和环境的适应,逐步添加精料。
2.4 分群
按年龄、品种、体重分群,体重差异不超过30kg,相同品种杂交牛分成一群,3岁以上的牛可以合并一起饲喂,便于饲养管理。
3 “架子牛”肥育
犊牛断奶后受营养水平的限制,饲养管理粗放,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延长了饲养期,幼牛“架子”搭起后,强度肥育一段时间,以加大体重,改善肉质,称为“架子牛”肥育。可分为育成期和肥育期两个阶段。
3.1 育成期饲养
该期的饲养目标是促进牛体骨骼、肌肉生长发育,在15-18月龄时体重达350kg,日增重0.6-0.8kg,不得低于0.4kg。若在该期内饲养过差,日增重太低,不利于后期育肥。营养上满足牛体生长发育所需供给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A,注意蛋白质质量和钙、磷的比例,12月龄前,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4%以上,屠宰率为65%,日增重为1kg以上,整个肥育期精粗比例为7:3,日粮CP含量在10%左右,可采用配方:玉米面73.3%、豆饼5%、棉籽饼14%、麸皮5%、牛用添加剂2%、骨粉1.2%、食盐0.5%,喂量每80-90kg体重喂1kg,粗料以酒糟、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青草等为主,杂交牛的体重日增重可达1.2kg以上。育成期可采用放牧或舍饲饲养。
3.1.1 放牧饲养
利用草山、草坡放牧培育“架子牛”,每天采食的干物质为体重的2%左右,人工牧草或天然牧草养分随季节发生变化,春季牧草幼嫩,含蛋白质高,适口性好,幼牛日增重高;夏季牧草粗纤维含量不高,粗蛋白含量下降,但无氮浸出物和干物质较高,幼牛仍能保持较高日增重;秋季牧草开始枯萎,牧草质地变硬,适口性变差,蛋白质含量下降,不能满足幼牛生长所需。放牧可采用固定放牧、分区轮牧和条牧的方法,冬季放牧应减少牛只体重的下降,注意保膘,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午后饮水,同时注意牛舍要向阳、保暖、小气候环境好。暖季放牧要早出牧、早收牧,延长放牧时间,让牛多采食,同时应注意防暑。
放牧饲养牛注意补充镁盐和食盐,定期测定幼牛生产情况,每天补充精料1-2kg,若生长发育差,夜间补饲青精料,以保证其正常增重。还可制作尿素食盐砖,配方为:尿素40%、糖蜜10%、食盐47.5%、磷酸钠2.5%、压成砖块,供牛舔食。
3.1.2 舍饲
按照饲养标准投喂饲料,首先应供给充足的青粗饲料,不足部分由精料补充,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和青草、豆类等。充分利用当地种植的人工牧草、野青草、秸秆、农副产品等饲喂育肥牛。为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对麦秆、稻草等要进行氨化处理;玉米秆、红薯藤和其他禾本科大豆秆质地硬,口感和利用率差;豌豆和蚕豆秆及小米秆质地好。各种农副加工副产品如粉渣,啤酒糟、酒精等,也是肥育牛的良好饲料。青粗饲料让牛自由采食。各种粗饲料每日每头消耗量如下:青饲料15-40kg,干草5-6kg,青贮料10-20kg,氨化秸秆4-6kg,糟粕类一般喂量15-20kg,酱糟因盐含量高,饲喂时不宜多。干草铡成5cm左右喂牛较好,可减少咀嚼时能量损失,并增加采食量。
舍饲育肥时,精料早晚各喂一次,夜间补饲粗料,若牛只吃干草而不采食青草,表明日粮中蛋白质过剩,则应减少浓缩料中蛋白含量;相反,只吃青草、而不采食干草,表明蛋白质不足,需增加浓缩料用量;若青草吃饲后能采食大量精料,表明能量不足;饲喂顺序,一般先喂青草,再喂精料,最后投给干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食盐 干草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