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肉牛肥育场饲养管理技术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

(浏览3次)

  

养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规模化养殖得到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化的肉牛饲养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养牛业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从1992年秸秆养牛示范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中原、东北和华南三大肉牛带。1996年全国牛肉产量494.9万吨,是项目开发前199
1年的3.2倍,年递增率为26.61%,规模化肉牛饲养管理需要牛的科学选购、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等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
1 架子牛的选购
1.1品种
以杂交牛为佳,如西门塔尔杂交牛、利木赞杂交牛、夏洛克杂交牛等。杂交牛缺乏的地区可选用当地的大架子牛,生产实践证明,当地大架子牛价格低廉,易于购买,有较高的“补偿”生产效应。
1.2 年龄
一般认为12月龄以后称之为架子牛,也有的把3-4岁称为架子牛。杂交肉牛可选择1-1.5岁,当地品种牛以 2-4岁最为适宜。
1.3 体重
大架子牛300-400kg,育肥期2-3个月,体重可达450-500kg以上。育成牛180-200kg,经6个月育肥,体重可达400-450kg,当地大架子牛选用400-450kg。所选的牛一般为未去势的公牛,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后躯发育好,身体低垂,体宽而深,四肢正立,整个体形呈长方形。
2 进场
对新购进的牛要进行隔离饲养,有10-15天的适应期,让牛熟悉环境,适应草料,购新牛后第一天只给饮水,不喂草料,第二天喂粗饲料,第三天加喂少量精料。进场后3-4天做好称重、防疫、驱虫、健胃、增重剂埋植等。同时观察每天牛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尿情况,可采取下列几个方面的措施:
2.1 消毒
进场后2-4天,用0.3%过氧乙酸对每头牛逐一进行消毒。
2.2 驱虫
每100kg体重用四氯化碳3-6ml,臀部肌肉注射或用硝氯酚每kg体重3-4mg,一次口服,可驱除肝片吸虫,用驱蛔灵,每kg体重0.2g口服,可驱除牛蛔虫,也可用敌百虫每100kg体重4g,左旋咪唑每100kg体重0.8g一次投服进行驱虫。
2.3 健胃
进场后7天,用健胃散(中药)对所有牛进行健胃,250kg以下体重每头牛灌服250g,250kg以上体重灌服500g,随着牛体的恢复和环境的适应,逐步添加精料。
2.4 分群
按年龄、品种、体重分群,体重差异不超过30kg,相同品种杂交牛分成一群,3岁以上的牛可以合并一起饲喂,便于饲养管理。
3 “架子牛”肥育
犊牛断奶后受营养水平的限制,饲养管理粗放,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延长了饲养期,幼牛“架子”搭起后,强度肥育一段时间,以加大体重,改善肉质,称为“架子牛”肥育。可分为育成期和肥育期两个阶段。
3.1 育成期饲养
该期的饲养目标是促进牛体骨骼、肌肉生长发育,在15-18月龄时体重达350kg,日增重0.6-0.8kg,不得低于0.4kg。若在该期内饲养过差,日增重太低,不利于后期育肥。营养上满足牛体生长发育所需供给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A,注意蛋白质质量和钙、磷的比例,12月龄前,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4%以上,屠宰率为65%,日增重为1kg以上,整个肥育期精粗比例为7:3,日粮CP含量在10%左右,可采用配方:玉米面73.3%、豆饼5%、棉籽饼14%、麸皮5%、牛用添加剂2%、骨粉1.2%、食盐0.5%,喂量每80-90kg体重喂1kg,粗料以酒糟、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青草等为主,杂交牛的体重日增重可达1.2kg以上。育成期可采用放牧或舍饲饲养。
3.1.1 放牧饲养
利用草山、草坡放牧培育“架子牛”,每天采食的干物质为体重的2%左右,人工牧草或天然牧草养分随季节发生变化,春季牧草幼嫩,含蛋白质高,适口性好,幼牛日增重高;夏季牧草粗纤维含量不高,粗蛋白含量下降,但无氮浸出物和干物质较高,幼牛仍能保持较高日增重;秋季牧草开始枯萎,牧草质地变硬,适口性变差,蛋白质含量下降,不能满足幼牛生长所需。放牧可采用固定放牧、分区轮牧和条牧的方法,冬季放牧应减少牛只体重的下降,注意保膘,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午后饮水,同时注意牛舍要向阳、保暖、小气候环境好。暖季放牧要早出牧、早收牧,延长放牧时间,让牛多采食,同时应注意防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食盐 干草 玉米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