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发病种类增多 我国新近出现的禽病主要有:鸡传染性贫血、禽流感、不同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番鸭细小病毒病、鸡病毒性关节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网状内皮增生症、J亚群白血病、肉鸡腹水综合征等。
3.病原体出现变异,临床症状非典型化 近年来,在禽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由于一些禽病的病原体出现了变异,导致临床症状非典型化。如非典型新城疫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都出现了超强毒株。抗原结构的变异和血清型多变,使一些疫苗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困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呼吸型,90年代出现了嗜肾脏型,近年来又出现了腺胃型,使得疫苗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使用的疫苗与流行株血清型不符,常导致免疫失败。又如鸡马立克氏病,在20世纪70年代,野外毒株主要是一些强毒,到80年代,一些国家出现了超强毒,而9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又出现了超强毒株,每一次流行毒株毒力的增强,都导致现有疫苗的免疫失败。可见,未来家禽传染病无论在流行上还是致病机理上都会越来越复杂,这对我们兽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由于滥用抗生素和饲料中长期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添加剂,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致使控制细菌性疾病成为一大难题。潘志明、焦新安等对 1962~1999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细菌的耐药谱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宽,至90年代末期,细菌可同时对十二种抗生素产生抗性。
5.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多重感染日趋普遍 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有: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传染性关节炎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病变不典型;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或不反应(如对NDV的HI很低)和继发性细菌性感染显著增加。由于对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诊断困难而被忽视,再加上对一些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无疫苗预防,更加重了它的危害。
(二)我国禽病防治现状
1.我国禽病防治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1.1 病原学研究较深入 在利用传统的血清学方法研究病原基本特性的同时,在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如病毒核酸基因组序列或主要免疫原基因序列的测定,使人们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病原发生遗传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预测疾病的演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编码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推导,为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确定和进行特异性诊断试剂或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途径和依据等。到目前为止,影响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马克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主要基因序列或其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而且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某些病原的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核酸结构差异比较,这些都为疾病演化发展揭示出一定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但整体上,对病原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展,病原体重要分子的功能研究仍不够深入,跟踪性工作偏多,独创性或特色性成果偏少。
1.2 疾病诊断技术发展较快 血清学、免疫学、病理形态学结合临床症状等诊断学技术和方法几乎深入到整个禽病防治研究领域,而且某些血清学方法已发展成为初步的诊断试剂(盒),如扬州大学的新城疫强毒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沙门氏菌ELISA-PCR联合检测试剂盒以及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重RT-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等;河南农科院IBD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淋巴白血病ELISA诊断试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传染性鼻炎ELISA 诊断试剂等,这些初步的诊断试剂(盒)都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速度,且操作方便,准确性高,为我国禽病诊断试剂的商品化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禽病诊断研究中,重技术轻产品的现象普遍,自主研发的真正适用于临床需求的新型诊断试剂(盒)不多,更不用说形成品牌产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3/2009-09-08/13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