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腿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日本称之为细裂一夜耳,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野生食用菌。由于鸡腿蘑具“天然、营养、保健”三种机能于一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确定为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进行大力推广。笔者于1999年开始引进鸡腿蘑并进行栽培试验,现已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地栽培的鸡腿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 原料的选择 适合鸡腿蘑栽培的原材料很多,来源电广泛,除棉料壳、稻草、锯木屑等基质外、许多食用菌类(如平菇、金针菇等)的菌糠电可以作为鸡腿蘑的原材料,若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原材料(如棉子壳)比采用纯新鲜原材料栽培产量更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80%。

    2 栽培季节 鸡腿蘑属于中温偏高型稳温结实性菌类,且具有不覆土不出菇,菌丝长满后搁置3个月都不会影响其产量等特性。因此,可根据不同场地选择不同季节栽培。人防工事,一年四季均可下料,覆土出菇,而且品质好,产量高;室内一般在春秋两季覆土出菇,春季在元月~3月,秋季9月~10月上旬覆土出菇;室外利用冬季大棚覆盖薄膜,9月~次年元月覆土出菇。在出菇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品质越好,产量也高。

    3 栽培方式 鸡腿蘑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但以熟料袋栽,脱袋覆土,品质好,产量高且稳定,无风险。

    4 品种选择 目前鸡腿蘑品种很多、且杂,但在我地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特白33、Cc168、Cc17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特白33不但品质好,个头大,而且产量高;Cc168品质好,个头大,但产量稍低Cc173品质好,产量高,但个头比较小。

    5 菌种的制作 母种培养基采用PDA+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其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水1000mL;原种采用棉籽麦粒种,其培养料配方:棉子壳60%,麦粒20%,麦麸10%,玉米粉5%,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用750mL的广口瓶作容器;栽培种采用棉子壳种,其培养料配方:棉子壳80%,麦麸10%,玉米粉5%,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用20cm×40cm×0.03cm聚乙烯筒膜作容器;菌种的制作方法同常规。选择菌丝粗壮、洁白、无杂菌污染的适龄种播种。

    6 配料装袋灭菌 培养料的配方很多,根据多年的生产试验,我们认为以菌糠加入新鲜棉子壳作为主料,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产量集中,其配方:菌糠60%,新鲜棉子壳20%,麦麸15%,玉米粉5%,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按配方拌匀,发酵5~6d,并每隔2日翻堆1次,含水量为65%左右,以手捏紧,手指间现水,但不下滴为宜。

    一般采用22cm×45cm聚乙烯筒袋,将塑料袋一头扎紧,然后装料,松紧一致,不要扎破袋,装好后再将另一头扎紧,即可进行灭菌,一般专业户采用土锅灶蒸汽灭菌,即常温常压灭菌,当温度升至100℃,保持10~12h。

    7 接种 灭菌后,让其自然冷却至30℃左右,即可出锅接种,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开放式接种,接种室用10mL/立方米甲醛加入5g高锰酸钾或2~4g气雾消毒剂(福建省莆田市菇保一号)薰蒸灭菌,采用两头接种、接种量为15%,也可适当加大,以便菌丝容易吃料。

    8 发菌管理 接完菌种后在18~30℃:温度下培养菌丝,堆放筒料的层数高低视气温而定,气温高则层数低,反之,则高。不管高低,一定要注意菌袋内温比外温要高2~5℃。为此,在培菌阶段要经常观察,防止烧菌,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这样管理,直至发满菌袋,这时可将温度降到20℃以下堆放,以复壮菌丝,贮藏营养,准备脱袋出菇。

    9 覆土 鸡腿蘑出菇与其它食用菌不同,必须接触泥土,通过有机物刺激,才能正常出菇,而土壤好坏又直接影响到鸡腿蘑产量。因此,覆土材料最好采用菜园土,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宜。先将士打碎暴晒并拌入0.5%多菌灵,0.2%甲醛溶液和1%石灰粉,混匀起堆闷2~3d后备用,注意用前摊开1~2d散尽毒气后方可使用。首先,将菌丝发满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后,竖式排放在经过严格消毒场地,袋与袋间距10cm,排放后即可覆土,覆土厚度3cm,覆土后并喷1mg/kg三十烷醇水,盖上薄膜,遮光膜,既可保温遮光,又可保湿,创造菌丝生长的良好小环境,待菌丝伸出泥面再喷三十烷醇液1次,揭去薄膜,地面经常浇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灭菌 品种 石灰 过磷酸钙
上一篇 : 高效养鸡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