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獭兔主要疾病的分析及思考


獭兔疾病呈现新特点、主要疾病獭兔的疾病种类有上百种,一年来笔者接触到的疾病也有几十种。但对兔业造成较大威胁。或对一些兔场造成重大损失的疾病有以下几种:兔瘟、球虫病、巴一波氏杆菌病、小孢子皮肤真菌病、霉菌毒素中毒、腹泻和繁殖障碍疾病。
  
  1、疾病发生的主要特点)混合感染复杂化。
  
  年獭兔发生疾病的特点之一是混合感染的较多。笔者诊断的数百起兔病中混合感染的占到以上。比如: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和波氏杆菌、球虫病和魏氏梭菌病、霉菌霉素中毒和魏氏梭菌等。有的甚至四种乃至更多的疾病于一体。因此,给诊断和疾病的控制带来较大的困难。
  
  1)条件致病菌导致的疾病增多。
  
  獭兔的疾病与猪、鸡等其他动物比较,条件性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占据多数。比如;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皮肤真菌病、巴氏杆菌病和波氏杆菌病、球虫病等等。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营养水平失调等,均可诱发疾病尤其是湿度大、通风不良是造成獭兔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2)耐药性严重。
  
  大家 可能印象较深的是,过去獭兔拉稀,用点痢特灵或氟哌酸就管事,患球虫病,用敌可株利或氯苯胍就能控制。而现在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而灵验的药物越来越少。我们对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表明,耐药性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对不同的药物性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球虫病,今年之所以发病面积如此之大、死亡数量如此之多,原因在于球虫对敌可株利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3)营养失调性疾病不断。
  
  獭兔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营养。营养成分有数十种,功能各异,缺一不可。但是,营养之间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生产中营养失调导致的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的是缺乏,有的是过剩。比如;酮病、肥胖症、维生素缺乏症等。一方面说明养兔者理论基础不扎实,一方面说明饲养管理技术不到位。
  
  4)兔疫失败普遍。
  
  年笔者诊断的疾病,比如说兔瘟、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绝大多数兔场均进行了兔疫,但疾病照常发生。兔疫失败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兔瘟更加严重。这里面有的是疫苗质量问题、有的是兔疫剂量和兔疫方法问题,有的是兔疫时间和时机问题,也有的是疫苗保存问题等。
  
  兔瘟和球虫病更严重)兔瘟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兔瘟疫苗的研发成功,有效地控制了兔瘟在全国各地的流行。但是,近年兔瘟又有所抬头,在一些曾经免疫的兔场又重新发生兔瘟。仅年,笔者诊断该病余起。有的兔场呈现零星散发,有的兔场呈现群集性爆发。由于每个兔场均注意兔瘟的免疫,发生大批死亡时往往并不怀疑兔瘟,因而使该病未能在短期内有效控制,损失相当严重(有的兔场一次死亡达根据笔者观察,本病新的特点是:
  
  第一,早龄化,很多兔场在日龄左右发生。第二,全年化,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第三,症状的非典型化, 很多症状已经超越了书本上所介绍的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所表现的症状。第四。病理解剖病变的多样性,发生本病的病例,其临床症状和解剖症状并非一致,有的特点明显,有的并不明显;肠套叠是另一新的病变特征(笔者初步统计,肠套叠的约占左右。这种病理变化特点笔者在年就已发现)。第五,混合感染的复杂化,在发生兔瘟的同时也感染了其他疾病,为该病的准确诊断制造了困难。第六,在有效免疫期内发病,有的在免疫后几天,有的在免疫后个月左右。
  
  5)球虫病球虫病是獭兔的最主要体内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全年发病、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尽管市面上多种药物均可对球虫病有抑制作用,但本病发生有增无减。尤其是年,仅笔者诊断就有百起以上,其对养兔生产造成的损失排在各疾病之首。
  
  为什么年球虫病如此猖獗?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
  
  第一,耐药性严重化。目前我国各地多推崇疗效较好、添加量较少、费用最低的敌克珠利。但笔者调查发现,凡是使用该药物的兔场,在个月内均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如果此时加大用量,甚至增加同类药物,也无济于事。比如,笔者月下旬接到沧州几个养殖户的电话,他们反映那里的幼兔发生大批死亡,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兔场每天死亡几十只,用任何药物都无效。笔者对他们个兔场送来的一麻袋死兔剖检和化验,确诊为球虫病,而且肠道内容物中球虫卵囊的数量达到惊人的数字(镜检时每个视野上百个),是笔者从事獭兔研究年来遇到最严重的感染病例。而事实上,这些兔场使用的是某一知名企业的商品饲料,里面添加了抗球虫药物敌克株利,同时他们又在饮水中倍量添加妥曲珠利。因此,当笔者说獭兔患有球虫病时,使用他们大吃一惊从来没有怀疑是球虫病。改用球净后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免疫 传染性鼻炎 霉菌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肉兔腹泻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