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一)饲养池的建造
  采用加温养殖的养殖户一般都采用架养,以便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大养殖规模,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养殖架的制作可采用木材、角铁作框架,也可以采用砖、混凝土结构,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根据房间高度养殖架可以分为3层或4层,层间高度以60~80厘米为宜,每个饲养池的宽度不要超过85厘米,方便管理。饲养池的面积可根据房间大小合理安排。饲养池的四周设防逃围墙,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5厘米,内壁贴上宽度不低于20厘米的玻璃条或塑料薄膜等光滑材料。饲养池的底部不得有孔洞,若发现孔洞立即用混凝土补牢。这种饲养架适合于居住条件较紧张的养殖户。

  对于室外常温养殖用的饲养池与室内饲养池的建造方法基本相同,但你的饲养池如果直接建在较虚的土地上,则就需要特别注意:沿防逃围墙内侧四周挖宽8厘米、深10厘米左右的小沟,然后置入混凝土材料,以便封牢防逃玻璃下沿或压牢防逃塑料布底边、防治蜈蚣打洞逃跑。

(二)、垛体
  垛体是蜈蚣栖息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补充体内水分和矿物质的主要渠道。蜈蚣的生长发育、蜕皮、产卵、孵化都离不开垛体,因此垛体的结构必须合理。

  建造垛体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垛体要设计许多缝隙,形成无数小空间,提供给蜈蚣相互隔离的栖息场所,第二,垛体必须便于加湿、有利于保湿,第三,垛体在条件允许、方便的前提下越高越好;第四,垛体与四周防逃围墙的距离不得小于12厘米,防治蜈蚣外逃。

  基于上述原则就需要我们采用瓦片摞成两道具有相当多的小缝隙的墙体,中间填入专门配制好的养土,为蜈蚣的生长发育、蜕皮、产卵及孵化创造良好得生态环境。

  对于室外常温养殖,还要为蜈蚣特别设置冬眠区,具体办法为:在垛体正下方挖深30~50厘米,面积略小于垛体的面积的坑,用碎砖头瓦快填平,然后在上面构筑垛体。垛体上面还应做好防雨措施,即使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不会给垛体及里面栖息的蜈蚣带来危害。

(三)、养土
  蜈蚣的产卵、孵化、生长发育等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养土,养土必须具备松软、吸水、保湿和长期浇水不硬化,不板结的特点,且土壤肥沃,富含蜈蚣生长发育、产卵及蜕皮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蜈蚣 经济效益 塑料薄膜 微量元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