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技术和饲料配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效益也因此大幅度提高。但受相关知识与技术等影响,目前我国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仍然存在较严重的盈缺问题。必需微量元素的盈缺最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猪肉品质、生态环境和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1引起猪饲料必需微量元素盈缺的主要因素
1.l饲料配制过程中未充分考虑饲料原料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含量
饲料原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品种、土壤类型、气候类型等因素影响,造成其在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变异很大,因此用统一的标准向饲料中添加必需微量元素,往往造成其不足或过量。另外,在传统的饲料配合中饲料原料所含必需微量元素通常不予考虑,畜禽生长所需的必需微量元素需要另外添加。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且其成本一直很低,因此其添加量往往超过需要量。
1.2滥用必需微量元素添加剂
必需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不科学补充,比较普遍的造成添加超量。是在猪饲料中为了促进生长添加高Cu(125-250mg/kg)、高Zn(2000-3000mg/kg)制剂更为普遍。由于Cu、Zn的吸收率较低,饲料中添加的Cu、Zn大量排出体外后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目前,加拿大国家饲料协会将日粮中Cu和Zn的最大限量分别规定为125和500mg/kg;荷兰考虑到环境保护,不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高Cu和高Zn作为促生长剂;日本则规定上限:哺乳期仔猪(30kg以下)配合饲料中Cu为125mg/kg、Zn为120mg/kg,生长猪(30-70kg)配合饲料中Cu为45mg/kg、Zn为55mg/kg,肥育猪(7kg以上)配合饲料中Cu为10mg/kg、Zn为80mg/kg。
1.3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问题
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直接影响到猪的生理需要量和耐受量。生物利用率越低,需要量和耐受量就越高。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微量元素之间或与其他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饲养条件和猪体内环境等(周明,1993)。化学形态是影响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化学形态的微量元素,如硫酸盐。盐酸盐等无机态和蛋氨酸盐、酪氨酸盐等有机态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在无机矿物质中,氧化物往往最难吸收,硫酸盐最易吸收。而在无机盐与有机盐之间,有机态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要比无机态微量元素高。微量元素之间的协同或桔抗作用(如Cu与Fe、Zn等)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抗营养因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杨凤,1994。2001;周明,1996)。例如,Zn的吸收受日粮中Ca、P水平的影响;Mo.s和Fe会导致Cu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下降(范凌,1999);肌醇六磷酸和纤维水平、酶环境、胃肠道组织的pH以及脂肪和真菌毒素等均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由于对动物微量元素吸收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实际测定的仅仅是微量元素的相对生物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饲料中微量元素确切生物利用率的系统研究和报道。
2必需微量元素盈缺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2.1必需微量元素盈缺与猪生产性能
必需微量元素盈缺将降低猪的生产性能。Roc等(1982)研究发现,日粮CU含量超过375mg/kg时,Cu对猪的促生长作用消失。Cu与Fe、Zn等其他微量元素有拮抗作用,Cu或Zn过量都会影响彼此的利用率。日粮中高Cu使得Fe、Zn利用率相对降低,诱发缺乏症,表现为腹泻和皮肤病增加,增重减少。李杰等(199)研究表明,日粮200mg/kgCu水平使猪肝中Fe含量降低19.4%。过量添加微量元素往往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特别是一些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的异常变化,这些器官的异常变化势必进一步影响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生产性能的降低(刘燕强,1994)。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过多,还将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维生素缺乏。使用高水平Cu、Fe和Mn的日粮,其天然生育酚的氧化速度将大大提高。高Cu能在22d之内使饲料中的α一生育酚水平减少到几乎为零(朱彤,1991)。梁皓仪(1998)报道,添加高Cu(大于125mg/kg)的猪饲料贮藏2周后出现明显的酸败味。过量的Cu还将干扰有自由巯基(-SH)的含硫化合物如半脱氨酸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动物对含硫化合物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猪日粮中Cu不足,同样会引起猪生产性能的降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1-07-21/1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