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狐脑炎的诊治


  2007年,我市蚕桑、蚕种生产紧紧围绕“南增北扩,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增加蚕种生产基础投入,保障蚕种供应”为目标,落实关键措施,强化目标考核,克服了不利天气等灾害因素的严重影响,蚕桑、蚕种生产又连续第三年双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是蚕种饲养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今,全市每年新拓桑园达2万多亩,连续三年增发蚕种10万张以上。全市现有桑园面积27万亩,年发种量90万张,生产蚕茧65万担,实现产值近10亿元。成为全省发种量增加最快,蚕种市场秩序最好的地区之一。

  二是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到2007年,全市年产蚕茧150吨以上的乡镇27个,乡镇平均桑园面积7700亩,与2004年相比增加2300亩,桑园累计面积20.8万亩,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77%。全市现有桑园1000亩以上的村79个,与2004年相比增加33个。成为全省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

  三是优质茧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我们始终把优质蚕茧生产作为蚕桑生产的主要目标,作为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作为我市蚕桑生产站稳市场的有效手段。“十五”期间,我们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在全市大力实施优质茧工程,实现了70%的蚕茧达到可缫4A级以上生丝的工程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实施70%的蚕茧达到可缫5A级以上生丝的工程,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后续加工水平,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

  四是优质蚕种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全市现有蚕种冷库1座,8个蚕种场,育种桑园面积3100亩,蚕室面积9.23万平方米,年制种能力110万张。近年来,我市蚕种生产在省级按部颁标准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四高一低”(即结茧率高、化蛹率高、发蛾率高、蚁蚕生命力高、毛种不良孵率低)为主要指标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优质、高产蚕种生产技术体系,不断提高盐城蚕种生产的质量。盐城市春季蚕种生产公斤茧制种量5.2张以上,克蚁制种量26张以上,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五是蚕种生产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蚕种场加大投入,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近二年每年蚕种场都投入400多万元,加强蚕室改扩建,建造标准低温库,增添通风设施,增强了蚕种生产的稳定性。我市2007年秋季制种任务占全省一半,在其它市仅完成秋季蚕种生产任务50%的情况下,我市仍然完成预定任务的88%。秋季制种结束后,我市蚕种场又已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为进一步提高蚕种生产稳定性增加了砝码。

  当然,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离不开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市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蚕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作为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盐城市的蚕桑生产历经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提高蚕桑生产综合竞争力,扩大蚕桑生产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生存发展空间”的理念,确立“依桑拓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蚕桑生产新思路,达到发展有基础、成园快、见效早,有利于提高蚕桑生产水平,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促进行业稳定发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蚕桑生产与其它农副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升盐城市蚕桑生产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市场的空间,实现了绿色事业、高效农业、规模产业同步发展的新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

  盐城市在2001年率先提出“蚕桑技术服务部门要为茧丝绸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龙头企业要为蚕桑技术部门服务提供经济支持”的新型服务理念,引导全市蚕桑技术队伍不仅仅为蚕农服务,更重要的是为茧丝绸市场服务,为产业、为企业服务。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蚕农,盐城市蚕桑站在2005年发起并牵头成立了盐城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帮助东台富安茧丝绸龙头企业和大丰蚕茧生产基地牵线搭桥,进行强强优势联合,实现“共生双赢”,促进了全市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对市级蚕桑服务部门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不断改进市级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通过建立“盐城蚕业”网站,实现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资源共享。建立“盐城蚕业信息台”,联系全市蚕种场、县、乡蚕桑站技术人员和全市4000个养蚕大户,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病虫情况、茧丝绸行情及栽桑养蚕技术措施,进一步拉近了市蚕业主管部门与蚕农的距离,不仅改变了市级传统的服务模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服务的时效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蚕茧 制种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