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建言献策为三农(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

大力支持甘蔗生产机械化 推进我国蔗糖产业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约1640万亩,糖料蔗产量约7000万吨,食糖总产量将达850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继续高居全国首位。因此,广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食糖生产基地,而且糖料蔗种植已成了广西农民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国际糖价下降和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导致广西乃至中国糖业的生产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对蔗区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出台政策和其他支持措施,大力支持我国食糖业的发展,促进蔗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是大力支持糖料蔗种植生产区的土地整治。一方面通过土地整治,改变目前甘蔗种植分散的现状,为糖料蔗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打下基础,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治,改善水利设施,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从而提高糖料蔗种植单产。

二是出台政策,支持食糖生产企业真正成为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形成甘蔗种植的集约化规模经营,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原始的落后状态。以广西为例,现平均每个农户种蔗面积为4亩,提供原料蔗18.4吨;而巴西每户种蔗600亩,是广西的150倍,每户提供原料蔗3180吨。因此,只有通过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蔗糖企业与农民合作经营,促进甘蔗集约化规模种植,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我国蔗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是大力支持优良糖蔗种的研发和推广。目前国内甘蔗的出糖率为12%—15%,国外可以达到17%或更高。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科研部门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出台政策,如将糖料蔗列入“良种补贴”,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

四是大力支持甘蔗种植、收割机械的研发和推广使用。目前,甘蔗种植、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很低,需加大力度,支持甘蔗种植、收割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同时,要大力支持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糖料蔗单产。

 

民革青海省主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

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从对西部地区农户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户对新农村建设有着良好的期望,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对农民提供的服务不到位、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等问题。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建议: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农户的需求意愿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方面,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政策,在支持重点、先后次序、支持力度等方面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各地也应依托自己的优势,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并形成产业化,为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奠定基础。

二、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采用“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即劳动力的产业性梯度转移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转移相结合,在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与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发展劳务经济。地方政府也应转变观念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主要包括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技能、法律法规、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提供劳务输出信息、组织劳务输出,并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维权等,使农民零散的劳务输出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务经济,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快公共服务综合改革,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要突出重点,加快配套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持续增收的核心能力。实践证明,城乡差异的核心是收入差异。形成收入差异的核心是就业差异。影响就业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教育的差异。政府应该将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当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加大培训力度。有关部门应该深入农村,把科技“下乡”活动经常化,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使适龄农民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二要健全村级文化网络。各村应设立图书室、文化站等,使农民在农闲时间能够阅读和了解更多的种植、养殖科技知识;三要利用现代远程传输手段,通过电视、网络对农民实施教育,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生产 土地 农民增收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