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梁井林
作为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城市的典型代表,北京市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了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在这其中,农机化起了巨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那么,北京农机部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这其中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王振邦。
北京市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城郊新农村建设的代表,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着眼于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伴随着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适应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的首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快车道,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呈现出勃勃发展生机。
十年来,北京市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购机补贴资金年年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不断引进,符合首都农业发展的新型装备不断增加,农机装备领域不断增加,由以大田作物为主,向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产后加工等发展,形成了各产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京郊农机装备结构和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加强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努力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注重提高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化培训、农机化信息等公共服务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了农机发展质量的提高。
王振邦表示,北京市农机化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实现农机发展与需求的有效贴合。十年来,北京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了解农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实现了农机发展有的放矢,基本实现了农机与产业同步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机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农机发展环境建设,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十年来,在认真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同时,制定了《北京市贷款购置农业机械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修订颁布了《北京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与市发改委等部门沟通,实现了农机监理的全免费管理,使北京市农机化进一步发展有了很好的政策保证。同时,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农机化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转型中重要作用的宣传,提高了农机化在各级领导及市民中的良好印象,农机化事业发展得到普遍关注和关心。
三是实施科技兴机战略,提升农机装备质量。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的优势,强化科技对农机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发展带动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国外大型青贮收获机、国内先进的大型拖拉机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引进,无不对北京市农机装备结构的改善提供了巨大帮助;TMR饲料搅拌车、智能养猪设备、水质监测和水处理净化设备、新型增氧设备、设施物理增产技术、自动卷膜器等一批新机械新装备不断试验示范,并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必将带动农机装备的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日益彰显。注重人才培养,把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培训农机实用人才为重点,实现了农机免费培训,增加了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北京市不断探索农机培训方式方法,通过“田间学校”“政企联动”等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使全市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
四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提升农机自我发展能力。十年来,北京市大力抓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建设,注重培养大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使全市涌现出顺义区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密云县北京河南寨农机专业合作社、房山区北京金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典型。目前,大田作物60%以上的作业由这些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机大户完成,实现了农机服务由自我应用向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型。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有效解决了京郊农机装备长期存在的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2-10-22/nj_7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