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村危房改造:圆困难群众安居梦


    截至12月中旬,贵港市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共完成危房改造8500户,每户补助建设资金1.6万元。12月21日和22日, 记者走访了贵港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部分乡镇,看得最多的是新居,听得最多的是笑声,感受最多的是农民发自内心的喜悦。危房改造改善了贵港市农村困难 群众的住房环境,圆了群众的安居梦。

建好新房结束搬迁路

    家住覃塘区覃塘镇杨志村杨乍屯第三村民小组的宋进福一家四口,妻子和女儿腿部残疾,平常都是由他一个人耕作一亩多田地,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住房破旧不堪。多年来,他们一家3口辗转搬家多次,最近,他家终于住进了崭新的砖混结构楼房。

    12月20日,记者来到宋进福的家。得知记者来参观他家的新房,宋进福兴奋地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说:“房子11月底完工,现在还差地板和楼顶的护拦没有做好,但跟以前比,最起码有了新房,再也不用搬家了。”

    原来,宋进福此前住在老家年久失修的瓦房里,下雨天屋子漏水浸湿墙面,导致墙面严重开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没有钱维修,宋 进福一家不得不开始了搬家之旅,有时住在亲戚家,有时住在村里别人荒废的屋子里。在宋进福一家搬离后不久,老家的房子就在一次大雨中倒塌了。

    宋进福一家的情况,该村村委会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8年,正值该村一个工地完工,民工们撤走了,留下了临时搭建的宿舍。 于是,村干部将居无定所的宋进福一家安置到了这荒废的临时宿舍里居住。这一住就是3年。今年,宋进福得到了危房改造的名额,他向亲戚借了4万元,8月初就 在自家的一块荒地上动工建设自己的新房,到11月底建起了一栋60平方米的一层崭新的砖混结构楼房。

    看着建好的楼房,宋进福感慨地说,要不是有建房补助的支持,他的新房也建不起来。“现在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过些日子就可以搬进去住,到时让女儿去学点手艺,找份工作,相信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宋进福高兴地说。

让父母住进好房子

    今年11月9日,港北区根竹乡根竹村高岭屯村民周子高把自己家的土坯危房推到,开始建起了砖混结构楼房,梦寐以求的新居终于开工了。

    周子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两个上小学的儿子。家里田地1亩半,平常他靠做点散工赚钱补贴家用。因为家庭贫 困,长期以来,一家人一直居住在破旧的土坯危房里,能让老人住进好的房子是他最迫切的希望。今年11月,他家得到了政府的危房改造补助名额,新房得以开工 建设。

    “土房最害怕下雨。”周子高介绍,房子是以前老人盖的,尽管在当时房子质量还算可以,但土坯房时间长了,容易漏雨,前两年发现墙体 开裂,屋顶的瓦片也坏掉了不少。周子高说,事实上,老房让人担心的不仅是漏雨,老房的木头容易腐坏,被虫噬,变得脆弱不堪,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老房变危房,总不能让老人也跟着自己住危房。周子高思量之下,就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建起了两间低矮的红砖房,让两位老人住一间,另外一间用来做厨房,这样就减少了在老房里呆的时间,平常他们就在老房外煮饭。

    今年,周子高向亲戚朋友借来了4万元,为老人盖的60平方米的新房终于开工了。盖房除了主体工程需要专业的施工队负责外,其他零散 的小工,周子高都自己做。12月20日,记者来到周子高新建的楼房前时,他已经在拆楼顶的模板了,尽管还没有装修,房子里已经有一间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现在就想第一时间让老爸老妈先住到新房里,因为外面的房漏风,冬天风大,屋里冷,新房里会暖一点。”周子高憨厚地笑着说。

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

    12月21日,记者和相关部门人员来到港南区桥圩镇徐村松山岭屯,危房改造户张达明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如果不是政府的关怀,我们一家哪有这么好的房子。”张达明一边说,一边拉着我们参观他的新居。

    一层80平方米的新楼房一共有三大间,宽敞明亮,屋里放着装修用的材料,屋前屋后干净整洁。张达明今年40多岁,家里共有4口人, 生活过得非常窘迫。原来的老房子是一排并列的土坯房,张达明的房子是其中的一小间,经过风雨的洗礼,张达明的房子四处开裂,房体严重倾斜,在1996年的 一天倒塌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2-26/105497.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