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漂亮的洋房住,增收有产业保障,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卫生、文化、农技等很多服务,再加上田园风光,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们知足了。”会东县新云乡新发村村民晏仲芬说。
9月26日,记者从县城出发,沿着310省道往西昌方向前进,行不数里,来到新云乡境内一个山清水秀的开阔地,一片别致的建筑群映入眼帘,粗略数了下,大约30多幢。这是该县在新发村率先启动建设的第一期新民居聚居点。走进新发村,感受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该工程已经实施了近5个月,到现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30栋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已经开始展示它的魅力,外墙立面和室内装修装饰递次展开,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2011年,该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开发农村主导产业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明生态家园建设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相结合,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建设进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从“帮联带”到“挂包帮”,再到新村建设,该县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战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向前迈进。
规划先行、分类推进。按照高山、二半山、平坝三个区域类型,对30户以上新村示范点进行规划编制,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建成239个村;用3个“五年计划”,使全县318个村达到建设目标。
发展产业,注重配套。建设“万亩连片”烤烟、水稻、蔬菜、特色水果、蚕茧产业基地和“千户连片”规模化养殖小区,力争实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带动面60%以上,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5%—18%,通村公路、入户道路硬化率90%以上,人畜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户用沼气全面普及,太阳能推广率达80%以上,电网和通讯基本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率达50%以上。
统筹整合,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持、项目捆绑、社会参与、金融支持、部门帮扶、干部帮户、村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11年,县财政计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全年力争完成新村建设总投资2.8亿元以上。
夯实物质基础。始终坚持把重点放在抓产业、调结构、促增收上,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实行贴息扶持、政府奖补等办法,全力支持鼓励群众发展增收产业。今年7月至8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铅锌镇迎春村实施职业技能培训200人,其中焊工专业100人,厨师专业100人。此次培训结合该村实际,精选了易学、易懂、易就业的专业,进一步确保农户稳定收入产业的建立,促进农户保收、增收。
培育新型农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引导群众参与村建设,积极开展“六看六好”活动,即看谁家争当典型,带动致富好;看谁家经济收入多,发展路子好;看谁家房屋装修快,住宅建设好;看谁家的人尊老爱幼,待人接物好;看谁家院落清洁,美化环境好;看谁家热心公益事业,团结互助好。同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和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家电下乡等惠农助农和民生政策,减轻群众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凝聚发展能力。
加强组织建设。狠抓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班子抓发展、促和谐、保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及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促进村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村建设村规民约》、《村民文明规范公约》和《文明新村建设标准》,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以整治农村环境为突破口,创造新环境。会东村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着力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组织实施了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四清、三改”工作,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以“四旁”绿化建设为重点,实施村组绿化工程,全面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村。
增添措施,构建长效机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大班子分片抓、部门领导分村抓、镇村组织实施的社会共建村的新格局;设立乡镇国土管理员、规划管理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员事业编制岗位,统筹做好新村规划管理、国土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检查工作;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完善新村建设规划管理、建房审批、拆旧建新、节约开发等制度。同时,研究制定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将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设立单项奖,实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与帮联乡镇捆绑考核、同奖同罚,有效推动全县村建设深入开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09-30/10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