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修路建沼气池 村庄大变样


  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村民用上了沼气炉。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唱起了吕剧。

  临淄区齐陵街道毛家村是一个有192户人家,人口600多人的村庄。一直以来,毛家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村里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自今年新换届上任后,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村两委班子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硬化村居道路,建起沼气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个昔日的落后村,正迎来崭新的面貌。全媒体记者 桑拥军 “水泥路”修成真正水泥路

  编者按:为展示广大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鲁中晨报推出走进社会主义村系列报道,重点突出基层镇(办)、村居在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走进社会主义村系列报道将全方位展示农村经济发展、生活变化、移风易俗、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对于在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带头人,本报也将全方位进行报道。

  沿着村间公路,穿过几个村落,来到毛家村。村里的一条大路整修一新,白色的水泥路面,敞亮通达。村口处,孩子们在水泥路上玩着滑板,几名老人在路边,围坐在一起,悠闲地打牌。村里的小路整修一新,条条村道干净整洁。走进村里,一户人家正在整修房子,“村里的路修得这么好,俺这旧房子也该好好整修一下,感觉才和谐呢。”房子的主人说。

  “以前,俺们村最大的问题就是路难走。”毛家村妇女主任吕秀荣说,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坑洼不平。孩子们在村里玩耍,回到家里都是一身土,遇到下雨的时候,土路泥泞难走,到处积水,村民们无奈地称作“水泥路”。这样的路不但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还经常引起邻里纠纷。每逢雨天,村民们在各自家门口挖了排水沟,由于排水不畅,排出的水流到邻居家,为此引发很多矛盾。“俺们村经济条件不行,这么多年来,村里的路一直没修起来。”村民李大爷说,看着人家别的村都修了路,盼望着自己村也能修修路。

  2011年4月,毛家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换届上任。两委班子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修村里的道路。“修路说着容易,做起来还真是困难挺多。”新上任的村主任吕振刚说,要想修路,最大的问题就是筹集资金问题。毛家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蔬菜和粮食为主,村民收入不高。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村民收入,让村民致富,是不现实的。“先为群众办实事,困难再大也要上。”吕振刚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决定,马上动员村民,筹集资金,开始修路。但是,一听说要修路,却没有村民响应。群众对集资修路疑虑重重,有的村民不相信村里能把路修好。“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就得从自身做起,干出个样子再说。”吕振刚意识到,只有自己先带头修路,用行动来证明,最有说服力。他从自己所住村道开始,先垫付了大部分修路款项,然后动员周围邻居集资。当施工人员进驻村里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来围观。很快,一条村间水泥路修好了,看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村民们纷纷主动集资。“示范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群众相信我们了,看上去很难的事情也不难了。”吕振刚说。

  群众对修路有了积极性,集资工作进展顺利。为了让集资款项公开透明,村两委班子成立了修路工作理财小组,成员由村里的3名老党员、一名老会计组成,理财小组独立于村委之外,直接管理村民集资款项,监督施工情况。同时,理财小组及时公布村民集资情况,公示修路财务状况,所有款项全部公开。一系列的措施实施后,村民们再也没有顾虑。

  吕振刚熟悉土建工程,施工队来了后,他对用料情况,仔细核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修路资金不够的时候,他就先自己垫付。经过4个月的施工,毛家村16条村间道路完成路面硬化80%,昔日的“水泥路”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建起沼气池 群众直夸好

  吕振刚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并没有满足于修路这件事,他们要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要想为群众办实事,首先让群众说好才行。” 村两委成员争取群众意见后,决定在村里建沼气池,让村民都用上沼气炉,解决村民生活问题。建沼气池需要上级部门的批准,吕振刚为此积极争取政策,齐陵街道同意毛家村建沼气池,并给予政策扶持。得到上级部门支持,村两委班子迅速行动起来,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情况。村委的这一行动受到群众拥护,一个月的时间,沼气池建成,大部分村民安装了沼气炉。“想不到俺也用上了沼气炉,真是太方便了。”村民李兴帮高兴地说,这辈子家里烧火做饭,都是用的柴火,村里真是办了一个大好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排水 粮食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