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祁金立赴兰考县调研新农村建设


    夏雨中,大路两旁的泡桐树、大叶杨、梧桐树和地里玉米的叶子绿得更可爱了,兰考大地苍翠欲滴。

    8月6日,冒着连绵不断的夏雨,踏着泥泞的路面,市领导祁金立、蒋益民、李留心、魏治功、曹法英、翟中州等来到兰考县红庙镇双杨树村、城关乡盆窑村、许河乡董堂村等地,察实情、问民意、看进度,对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一路走来,只见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村的居住环境变得整洁了,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兰考县村“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

    市委书记祁金立强调,在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推进,充分征求民意,因村因乡制宜,重在功能配套,共建新型社区,齐心协力加快村建设步伐,造福农村群众。

    建好基础设施发展微型企业

    在“四面红旗村”之一的双杨树村,祁金立向村党支部书记询问了该村村建设的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祁金立指出,在村建设过程中,村里要与县里规划部门做好对接,设计好村建设的蓝图。住建部门对村建设宅基地面积、住房楼层等要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形成制度。

    了解了该村的供水深井打造和自来水使用情况后,祁金立说,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学习杞县第九供水厂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对饮用水的管理。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搞好排水管道建设,积极推行生活垃圾的生物处理技术。

    祁金立强调,村里的工作做得好坏关键在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领导要能自己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合好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村建设。在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基础上,新时期要善于借助外力发展。该走出去的要走出去,要借鉴信阳固始县等地的经验,把外地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带回来,共同建设好家乡。各乡镇要致力于发展微型企业,做好行业分工与配合,共同造福和服务三里五村的老百姓。金融部门要积极为农村群众创业提供信贷支持。

    运用市场手段提供优惠政策

    在盆窑村,祁金立参观了从盆窑村走出的企业家河南兴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程道兴出资建设的先贤纪念堂和村民新房,并称赞了程道兴致富不忘桑梓、回报父老乡亲的精神。盆窑村采取拆旧建新模式,全村372户农民新房由程道兴捐建,已建成125户,该村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下水道和次干道建设正在进行。

    走出先贤纪念堂,一排新建的两层楼房映入大家眼帘。祁金立一行走进一栋楼房,详细了解了楼房的户型、材质、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情况。祁金立说,该村的拆旧建新模式既保持了传统的民风民俗,又不影响生产生活的一贯性,是非常好的村建设模式。祁金立说,接下来要做好排污处理工作,运用市场手段,提供优惠政策,建好大型沼气池,并利用好沼气液、沼气渣,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充分征求民意创新运作模式

    位于董堂村的兰考县河地农业生态园由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与1个公司组成。河地农业生态园现拥有年存栏5000头、出栏15000头的生猪养殖小区1个,年存栏1000头、出栏2000头的肉牛养殖小区1个,占地360亩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80座,已成为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1月,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在这里挂牌。

    来到董堂村,祁金立等走进兰考县河地农业生态园参观了蔬菜温室大棚、肉牛养殖小区和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了解了河地农业生态园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运作情况。河地农业生态园以示范带动、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祁金立听了介绍后非常满意。祁金立说,要用活政策,强化激励措施,将农业生态园组织得更好。

    随后,祁金立一行走进董堂村村建设现场,察看了村建设规划总平面示意图,参观了新建成的楼房。董堂村村建设采取拆旧建新模式,全村660户,已经建成新房131户,计划今年新建100户,并建成沼气池1座。

    祁金立听取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情况的汇报。听说该村已经打了一眼1100米深的地热井,水温达 52℃,暖气管道、沼气管道已装好,祁金立很高兴。祁金立对大家说,要创新运作模式,村里的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一定要建好,新建楼房房体外观色调要与村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要规划好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难度比较大,但建好了意义重大,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农村社会管理。要探索推广董堂村这种内涵式发展的模式,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合力加快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基础设施建设 养殖小区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