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19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近日,记者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一行来到距信阳老城区10公里的刘洼村,一进村就被村支书吕顺海诙谐幽默的解说吸引住了:十冬腊月天气寒,欢迎领导村里看,感激的话儿不多讲,先说说俺村的“33233……”
当过10年民办教师的吕顺海先从昔日的刘洼说起。“刘洼刘洼,要啥没啥,泥巴桌子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村组干部没人当,开起会来空荡荡……”多少年来,刘洼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沿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有的只会唉声叹气,有的只好远走他乡,有的只是望穷兴叹。2004年后,伴随信阳工业城的大开发、大建设,刘洼村抢抓机遇,跨越发展,5年面貌大变,“今日刘洼,要啥有啥。楼房幢幢遍地撒,高档家具进各家,六十光棍成了家,城市户口迁回家,你说开发不开发……”于是就有了第一个“3”,三个转化:农村转化为城市,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工作转化为社区管理服务。刘洼村即将变成信阳工业城城东办事处的“和谐社区”。
刘洼村的第二个“3”是“三保”:保证年轻人就业;保证老年人养老,男60岁,女55岁,便开始发养老金;保证医疗,所有村民的“合”都由村里统一负担。
刘洼村的“2”指的是“两奖两补”:对村里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奖;考上大学的奖,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奖得更多。得大病的村里给补助;有特殊困难的村里也补助。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领导实地看!”讲完了“2”,后面两个“3”吕顺海又卖个“关子”,故意不讲,而是领着大家看看村里的工业园,看看标准村小学,看看即将完工的村民小区……这就是后面的两个“3”——“三看”和“三满意”:看村的民,看村的新希望,看村的新生活;最终达到村里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满意,党和政府满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0-01-19/10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