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家乐让小山村洞头一举成名 乡村旅游掀起盖头


       

       秋后的一天晌午,泽州县大箕镇孔庄村的路上出现了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此时,91岁老人李凤英胳膊肘正挎着一大篮鲜黄的柿子刚从后山沟回来。看着眼前这队陌生人马,老人一点也不惊慌。自从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来村里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甚至当他们提出要拍拍李凤英老人这道独特的“乡村风景”时,老人还积极予以配合……

      这是记者日前在孔庄采访时捕捉到的一幕情景。看农村美景、品农家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乡村旅游这把火近年来越烧越旺。

      “采摘游”打响了孔庄乡村游名声

      每到秋天,在孔庄村方圆29平方公里内,漫山遍野、成百上千棵野果树上全都缀满了饱满诱人的果实:野山桃、苹果、酸枣、柿子、山葡萄等。“随着大量村民进城务工,留守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大自然赋予的丰盛果实,如今大多烂在了泥里。”村支书申小东带记者来到村后的山坡上,指着满山缀着黄澄澄柿子的柿子树惋惜地说。

      于是,抓住本村野果多这一特色,两年前,申小东搞起了“孔庄采摘游”。

       孔庄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城里坐火车,只需花5元5角钱车票,用时35分钟,便可到达孔庄。把孔庄打造成晋城市民乃至周边省市居民周末度假休闲的首选之地,成了孔庄村人的一个目标。

     孔庄旅游是去年刚刚起步的,但仅仅一年的时间,村里便有了5家“农家乐”旅馆,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爆满,每天接待200人以上,旅游收入5万余元,打响了孔庄乡村游的名声。“村里好过,谁还想背井离乡呢?现在干部提出了‘不离井、不离乡,发展旅游奔小康’的口号,干部沉下身子领着大伙干,百姓就吃了定心丸。”村民徐小变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当天,从市区来的40多名游客,近一半被安排在了徐小变开的农家乐旅馆。徐小变说,客人每天包括住宿、三餐在内,总计花费不超过25元,还可以携家带口享受“上山采野果、下河捉螃蟹”的乐趣。闲聊中记者得知,原本在城里照看孙子的徐小变是在客人到来前专门回村的。她说:“如果村里能常来客人,我就可以安心住在农村,靠开办农家乐挣钱养家了。”

      “下一步,我们计划逐步地把住在城里的村民全都吸引回来,在家门口办农家乐,实现致富梦想。”申小东说。

      “农家乐”让小山村洞头一举成名

      提起“农家乐”,不得不提到今年在晋城名声大噪的一个小山村———洞头。

      城区钟家庄办事处洞头村位于市区东南半山区,距市区6公里,是一个土地多、林地多、森林覆盖率高的小山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薄弱,而且人畜饮水难,进出行路难,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2008年,城区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78万元,修建了2.1公里的乡间旅游公路,并投资20万元,对旅游公路两侧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打通了连接洞头与市区的20分钟绿色通道。自此,城里人开始大量涌入洞头村。

      洞头村支书王全富看到了商机,带头在自家院儿里开办起了“农家乐”餐馆,土鸡、野兔、扫帚苗、山野菜端上桌。城里人吃着这些稀罕东西,脸上笑开了花。“老王家的农家乐最红火时月净赚15000元!”王全富开办农家乐能挣钱的消息不胫而走,原先进城打工的48户村民回来一大半,大家都效仿王全富办起了“农家乐”。“农家乐”像乡间小路旁的山花,开了一家又一家,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到了10多户。

      看到来村里的城里人越来越多,王全富又动开了脑筋。“城里人为啥来洞头,不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吗?不能让人来转了一圈没啥看头,下回再也不来了。”于是,洞头村开始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硬化道路、绿化村庄,新建公厕2个,修建了多功能运动场,栽种了大型风景树木,铺设了340米登山步道,重修了南山佛洞等景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山葡萄 休闲 酸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