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华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稳妥开辟发展空间,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质量和效益显着提升,老典型焕发出新活力。一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华西集团年销售收入超 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名列全国500强企业第110名。今年1-9月,可用资金比预计目标增7.19%。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一产特色,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调高做强二产,特别重视技改投入和引智引才,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优三产,旅游、物流、金融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所占比重大幅上升,总体上做到了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产业质态进一步提升。钢铁、纺织等传统制造企业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继续保持盈利,服务业大幅增长,建筑房产效益有所增加,总体上继续保持一月更比一月好的发展态势。四是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华西村既没有裁减一名员工,也没有削减一分工资。老百姓过上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幸福生活。罗志军省长充分肯定华西的转型发展,称赞华西是江苏扩大内需的典型。
华西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主要得益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老书记吴仁宝总结华西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早一好”:早转型、早预见和激励好。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多得益,坚持不懈的转型发展成为华西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利器。
华西村化危为机促进经济转型,突出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他们咬定发展不放松,从现有产业基础和自身实际出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形成三次产业共同发展新格局,构筑经济转型的产业支撑。
越是外部环境严峻,越要依靠自身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华西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加强传统产业调整提升、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2009年1-9月,服务业营业额达6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21.39%。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华西充分利用现有的钢铁、纺织工业基础,结合华西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发展了以棉花、煤炭、铁矿石、化工原料为主体的商贸物流业。今年6月,华西煤炭运销公司在原有张家港煤炭运输码头的基础上,又在浙江乍浦租用了一个码头,专门用于煤炭仓储运输,不但满足了华西企业的煤炭需求,而且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高标准大容量建设棉花仓储,与省供销社共建江苏省棉花交易市场,目前仓储量20万吨,年周转量近100万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三,成为国家储备棉基地。利用江阴长江岸线资源,发展化工仓储,今年以来单月利润接近1000万元,年效益达到1.2亿元,人均利润100万元。
二是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业。“旅游唱好戏、农建保好底、企业创好利、平安靠内需”,华西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产业调整的先行军,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增加旅游景点,优化旅游环境,华西旅游越叫越响。华西旅行社已与国内外1600多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吸引了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参观、考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开辟特色农业游,设计科技工业游、红色教育游,打造金塔、钟王、鼓王、天安门、幸福园等80多个具有华西特色的旅游景点,融“吃、住、游、娱、购”为一体,旅游业规模逐步壮大。去年全村旅游经营额达到1.42亿元,今年1-9月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0%。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华西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增加对“ 三农”的投入,加快建设集“生态、观光、科技、绿色”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体系。根据“北有粮仓、南有钱庄、中有天堂”的总体规划,华西把山北1万多亩土地集中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在成为包括“水果、水稻、水产、蔬菜、花木、苗圃、禽畜”等品种的优良培育、生产基地。现代农业既为华西提供了大量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又丰富了华西旅游的内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0-29/10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