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草庙模式”,走出苏北富民强村新路子


  曾是省定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的沛县胡寨镇草庙村,仅用3年时间,人均收入就从1850元直线上升至6000多元。

  10月20日,记者来到两年前采访过的草庙村,不能不惊讶于这个村子的变化。零散的竹木蔬菜大棚,已经变为千亩连片的日光能温室;村集体收入从外欠32万元,到现在可支配的资金超过100万,人均收入今年将达8000元;幼儿园、敬老院设施现代,一排排新居新颖气派。

  两年,草庙村从富裕村变为苏北有名的小康村。

  秦支书和“党群共富示范方”

  正在日光能温室里忙碌的村民房继武说,村容村貌的变化那是外表,关键是村里变了“领头的人”。

  在外地承包建筑工程十三年的秦真岭,5年前抛下诱人“钱”景,回到草庙帮乡亲们甩掉贫困。开阔的眼界,灵活的市场头脑,真心为民的心愿,使得秦真岭在“公推直选”中高票当选。

  草庙村致富,要寻找突破口。秦真岭在走访时了解到,几年前有家食品公司进行土质测评,说草庙的土地很适合种菜。而菜农王化武等几个“老把式”的致富也印证了这一点。在随后的市场调研中,秦真岭发现长茄的销售前景看好,便决定,发展长茄产业。

  种菜赚钱?看不到真真切切的票子,任凭村干部说破嘴,村民们就是不愿冒险。村党总支首先由5户党员户和5户群众户建起11亩的“党群共富示范方”,大棚里种长茄。赚钱是各家的,赔钱是党员的。一年下来,亩均收入7000多元,净赚4000多元,“一亩园十亩田”。

  看到实效的村民,很快把种植规模发展到几百亩。而秦真岭意识到,草庙的长茄种植必须要“提档升级”:要发展连片种植,把小竹棚变成钢架大棚,靠高质量、时间差赢得市场青睐。

  赚到票子的村民不理解,虽是小竹棚,但也赚不少钱,虽是分散种植,菜也不愁卖,为何要拆掉竹棚建钢棚,集中起来连片种,既费事又费钱。率先行动的,还是草庙的党员,张永芝主动拆掉了自己的竹木大棚,投资两万建起钢架大棚;秦存谭按连片种植要求,用两亩肥田调换了两亩瘦田。

  高质量、时间差如今成为草庙长茄销售的“定海神针”,使得草庙产蔬菜几年来销售不愁,利润不减。

  蔬菜合作社,“两头”为村民赚钱

  村里种菜农户越来越多,种菜规模越来越大,“提篮小卖”对接不上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户户防治挡不住蔬菜传染病,菜农需要抱团应对。草庙的蔬菜种植走上“支部+合作社”的道路。

  很多打算种菜的村民,责任田不便浇灌,离公路较远也不便蔬菜出售。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把公路两边的土地集中起来,租给种菜的农户。建一个大棚,需要上万元,不少村民缺少启动资金。合作社担保,争取来小额贴息贷款,每户菜农一万,一年贷款120多万。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合作社还为草庙的蔬菜注册了“草香园”品牌。

  合作社有难题,秦真岭带着党总支来帮忙。村民缺乏种植技术,支部请村里老菜农手把手教、户帮户学;蔬菜销售最烦心,党总支挑选了几位党员,拿着名片、宣传单外出跑市场,山东、安徽、辽宁、新疆……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合作社成立初期,个别经纪人谎报收购数量和价格,垄断销售,赚取过高差价。村党总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出了6名村民代表参与合作社与客商的洽谈全过程。每天下午,村里蔬菜收获多少,客商需要多少,价格如何,合作社用“大喇叭”公布。

  握有市场对话权后,合作社要求菜农“实名卖菜”,蔬菜包装上标注生产者姓名,实行“质量追溯”,一旦发现以次充好的,一斤赔十斤。

  种菜能手王化武说起合作社的好处,滔滔不绝:“以前最愁的是销售和育苗,现在有合作社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市场销售,我就专心进行田间管理,干活轻松赚钱多。合作社在蔬菜种植和销售等服务上,帮我们赚钱,合作社自己赚的钱又纳入集体收入,为村民办实事,等于又为我们赚了一次钱。”

  目前,草庙村的蔬菜总面积达到1500余亩,形成了长达5公里的设施蔬菜生产带,全村每年产值超1000万元,蔬菜80%以上通过合作社外销。

  新村建设,与蔬菜产业的良性互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土地 大棚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