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站在高高的大河山顶上,极目远眺,只见郁郁葱葱的猕猴桃园,从山下一直铺到远方天地相连处。走进被猕猴桃园包围着的河南省西峡县英湾村,只见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绿藤、鲜花,使庭院显得格外漂亮。条条水泥路连村入户,文化大院、灯光球场、草坪绿地和村庄连为一体,自成风景。

  猕猴桃走出了国门

  “早几年村里可不是这么美,是猕猴桃富了俺英湾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付合告诉记者。

  英湾村共有1300口人,耕地面积1136亩。直到1999年以前,这里还是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从1999年开始,西峡县委、县政府为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提出争创“全国猕猴桃第一县”的奋斗目标,使猕猴桃与食用菌、中药材一起成为西峡农村的三大主导产业。

  在县里的支持下,英湾村种上了海沃德、秦美等优质猕猴桃品种,率先成为全县的猕猴桃专业村,全村80%的农户从事猕猴桃产业。4年后,这里的千亩猕猴桃逐步进入盛果期,亩均收入达到六七千元。

  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

  前不久,西峡县猕猴桃出口生产合作社年度分红大会在英湾村举行,38户入社果农从合作社领到6900元的利润分红。

  英湾村的猕猴桃种植大户王建华说:“我去年种了6亩猕猴桃,入了1000元的股,今天领到了500元的分红,还得了600元的奖金。”据了解,首批入社的英湾村46户猕猴桃种植大户,去年亩均效益达到4500元,同时还享受到基本保护价5%的返利和基本价10%的共同收益。英湾村农民现在抱团闯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在发展过程中,英湾村探索支部加协会的新型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农户为载体、合作社为龙头的新格局,使村建设、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互为一体。

  2006年,村支部请来郑州大学专家,对全村进行科学规划,使村建设一开始就步入有“规”可循的轨道。他们指导农民按照有机猕猴桃产业标准,全部使用沼渣、农家粪等有机肥,并采取荧光灯杀虫,无残毒农药杀菌,推广绿肥套种、果实套袋等技术,使所生产的猕猴桃达到无污染、纯绿色的标准。

  让富裕起来的农民活得更有质量

  “政府抓,群众干,两亩三亩上了万。挣了钱干什么?买摩托,办彩电,汽车空调进了院。沼气池,用不完。太阳能,水不断。”在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用这些最朴实的顺口溜表达了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开始走上小康之路的英湾村人,并没因物质的初步满足而自我陶醉。村容村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等,为英湾的村建设画出了更新更美的画卷。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村头的文化广场上,有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的,有顺着小路漫步的。晚上8时30分,舞曲准时响起,村里男女老少便纷纷来到文化广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此时,文化大院村书屋里更是灯火通明,村民在里面翻阅报纸杂志,借阅科技书籍。这个书屋共藏书5万册,现在村里学科技、用科技已蔚然成风。

  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近年来,全村无上访,无封建迷信,无治安案件,计生率达100%,文明家庭率达90%,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猕猴桃 传统农业 食用菌 增加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