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生根子富不天生
2004年3月2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蒋巷村(蒋巷村史展览馆提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被司马迁写入《史记》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豪言壮语,一直为后世农民引以为豪。时间行进到上世纪60年代,以穷而闻名的蒋巷村则发出改变农民命运的呐喊:“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并以“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豪言壮举,实现了拯救自己、改变命运的目的。
带着解读蒋巷的渴望,记者倘佯在或柏油或花砖铺就的整洁街道上,186栋红瓦顶的二层别墅楼和138套蓝色大屋顶三星宾馆水准的老年公寓,拥有5名医务人员的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小学、村史展览馆、图书馆、农民剧场、生态园、农民乐园、常盛工业园……一一掩映在葱茏滴翠中。馆多、园多、基地多的蒋巷,更有环绕全村近80亩水面“舒卷开合任天真”的荷花,正以其“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尽情吐放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好一处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公墓像陵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世外桃源”!
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令记者不由自问:“这里还是农村吗?连穷根的须子也找不见呀!”
在随后的5天采访中,看村史展览馆里那些今昔照片和数字变化对比,听常德盛书记和20多位村民们饱含真情的回忆介绍,才让我确信:这里就是一个由曾经极度贫穷走向今日富裕的共和国村巨变的缩影。
为了在记忆中尽可能准确还原那段历史,记者几欲试图从地方志里寻找。然而,或许因其太穷太小,正史鲜有记载。就是现在能够看到的简单数字统计,也是起始于改革开放的1978年。不过,记者还是从下面三个方面获得了足可填补正史
空白的佐证:其一,就是那首广为流传的民谣:“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旱一涝荒,泥垛墙、茅草房,树皮菜根拌青糠。”这首民谣生动真实记录了地处常熟、昆山、太仓三县交界处的蒋巷村是何等之穷!因地势低洼,连自行车都骑不进的蒋巷,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予了很大关怀,但还是因这里的“穷土恶水一条虫”,土质差、地势低、血吸虫泛滥成疫,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一斤黄金一斤谷,一天一顿糠菜粥;脸黄肚大皮包骨,三更半夜有人哭”。
其二,记者从村委会副主任张卫清提供的一份资料中,惊喜发现了曾在20世纪60年代两度担任过常熟县委书记的府培生,专门就深入蒋巷村后写的一份调研报告,那饱含情感的详实记述读之催人泪下。其中这样写道:“记得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我独自一人从任阳(现已并入支塘镇)出发,向蒋巷村走去,六里路程走了一个半小时,几乎没有路,弯弯的泥泞小道,每走一步,鞋子都有被泥巴粘去的可能。常德盛见了我,很激动:‘书记,你是怎么来的呀?’惊讶不已。
呈现在我眼前的蒋巷村,土地高低不平,泥塘密布,河道纵横,荒草丛生,村民住着茅草棚,老百姓面黄肌瘦,不少人患上了血吸虫病,男子汉也腆着个大肚子。常德盛也不例外地染上了这种疾病。看到眼前的景象,我心酸了,这不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万木萧疏鬼唱歌’的地方吗?这张残破的图画是中国贫困农村的缩影,使我震惊不已。蒋巷村是‘一声鸡鸣三县闻’的三县毗邻地区,因为穷,几乎成了被遗忘的一角。但这里有着近千名的农民,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要求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要切实关心农民的生产、生活。面对活生生的现实,我非常内疚,忐忑不安,感到一个县委书记肩上的责任。在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还有这样的贫困村!”
而当大队党支部书记常德盛朴实地向他表示:“请县委放心,蒋巷虽穷,我们会努力的。人家能削平虎头山,我们也能改造低洼地,改变面貌”!县委书记既感动更看到了希望。
这份当年老县委书记的调研报告,情真意切,显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与农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情;也把曾是江南绝无仅有的贫困村活灵活现地记录下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22/10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