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马儿”到“雪佛兰”,从黑白电视到液晶彩电——
普通村民出行“三步曲”
【故事】
9月12日上午,泸州市江阳区建国村火箭社的村民毛显清开着他的雪佛兰小轿车从重庆回来。说起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毛显清脸上绽放出幸福笑容,“我做梦都没想到居然成为有车一族!”
第一步:凭票买回“永久牌”自行车
“小时候,看到送信的邮递员们骑着 ‘洋马儿’(自行车)的那种轻盈姿势,心头羡慕得要死。”毛显清回忆起当初自行车在心中的地位,很感慨。
1979年8月,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起来,自行车仍然还是特供商品,凭票购买。当时,毛显清是当地的屠宰小生意人,为买一辆自行车,曾一筹莫展。一个老邻居悄悄地告诉他,手里有4张购买自行车的特供商品票。
毛显清当即以每张票10元的价格,买下了特供商品票。最终在江安县百货公司花了175元,买回了一辆 “永久牌”自行车。毛显清买自行车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村里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第二步:嘉陵摩托车骑进了家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不再单一杀猪卖肉了,开始涉足屠宰肉牛。”毛显清说。泸州城周边肉牛少,要购买肉牛,除了到邻近的纳溪、泸县、合江的大牲畜市场去选购外,更多的要到叙永、古蔺和云南的山区农户家中购买。为了解决等车耗费时间给经营带来的损失,1994年毛显清花13500余元(含车险、购置附加费等),购买了一辆“嘉陵150型”摩托车。从此,这辆摩托车就成了毛显清致富路上的得力帮手。
有了摩托车,毛显清无论在当地还是去古叙山区,大大节约了时间,生意红火,收入节节高,每年所获财富是没有摩托车前的好几倍。
第三步:出门小轿车代步
2006年10月,靠自己30余年艰苦打拼,成为百万富翁的毛显清,经营屠宰生意的同时,又斥资220余万元,在重庆“洋人街”租下一处800余平方米的房屋,开办电玩城。
泸州距离重庆有近130公里的路程。2007年8月,毛显清买了一辆“雪佛兰·锦程”,成为当地农村屈指可数的几个拥有小轿车的村民之一。他兴奋地说:“现在,我去重庆只要一个多小时,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半。早上去,中午还可赶回泸州吃午饭。”
【背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泸州城乡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消费品拥有量也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逐步过渡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音响等新的“四大件”,再到今天手机电话、空调、电脑、小轿车等已进人寻常百姓家庭。2009年8月底泸州私家车(含私家小货车)累计达29018辆。■ 周超文 李兰 本报记者孔芒
空山乡的彩电升级
【故事】
9月18日一早,通江县空山乡农民杨朝代就忙着准备迎接周末上山的游客。他把自家农家乐里的12间客房打扫干净,又把房里每一台彩电调试了一番,然后回到客厅,打开自家那台58英寸的液晶电视悠然自得地看起来。
小彩电摆设了十年之久
1995年,从山西煤矿返乡的杨朝代捎回了一台21英寸的熊猫牌彩电,这是全乡唯一的彩电。当时的空山乡是巴中最偏远的贫困乡。那时,全县没有一公里的水泥路,从县城到空山乡不通公路。
因为用电难,彩电成了摆设。“我们那时用的啥电哟”,杨朝代感慨地说,虽然乡上通过集资修了个微型水电站,但只是晚上才供电,还只供两个小时。全镇有两个村从临近的陕西拉电线过来,但用电成本竟高达5元一度。
“在供电的那两小时里,灯泡的亮度还没有煤油灯亮,彩电的信号接收功能没有黑白电视强,电视图像麻乎乎的,噪音也大。”于是,杨朝代去买了一台黑白电视。那台彩电,一搁就是十年之久。
家电下乡户户买大彩电
2007年,空山乡被定为国家“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示范点,水口—空山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完工,从县城到空山乡的公路全线贯通。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全乡进行了电力建设,并实现了同网同价,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大彩电。
“这台电脑是今年才买的,方便娃儿上网查资料呢。”指着卧室里的一台崭新的电脑,杨朝代高兴地告诉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21/10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