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十张村见证农村巨变


        家住合肥庐阳区大杨镇十张村的路再英大妈已经70多岁了,她和老伴阮怀才几乎一辈子都在种田。然而他们没想到自己的村庄赶上了村建设的好政策,没想到年老时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更没有想到儿子们可以不用外出打工而是就近择业上班。路大妈感叹地说:“这样的好日子,在我年轻那会儿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据了解,近年来十张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村这一主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增收为目的,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了近千亩草坪基地,发展了供应北京奥运的兰君园艺等高档苗木花卉基地;快马加鞭地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引进了数十家园林绿化、旅游开发等企业;同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合肥高新技术农业园、安徽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示范基地也落户十张村。十张村用现实见证了合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
“三弯四拐”土路变身通村水泥路

        十张村年龄较大的村民们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村里都是“三弯四拐”的土路,大家出行都得走一段土路或是辗转田埂小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常事。2000年前,十张村与几个行政村相连的路都改成了砂石路,可是十张村村里连接家家户户的还是土路,一下雨就成泥巴路,通行条件很差。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的道路是建设发展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没建好,村民们致富和生活就会受阻。近几年来,合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农村道路旧貌换新颜。从2003年起,合肥已投入20多亿元改建农村公路,方便了村民出行。大杨镇十张村抓住合肥大建设的契机,一方面开展“村村通”建设,将水泥路修到村口;另一方面,每个村庄之间也力争把水泥路、沥青路铺到村民家门口,2006年村民集资修建了两条水泥路,后来村里向政府申请再修两条水泥路,其中一条已在使用,另一条的路基已基本铺好,就等浇筑水泥了。随着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变身条条水泥道,一处处田圩因通路而打破封闭,村民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的泥泞与扬尘,出行日趋通达。
守着大水缸不再吃不上自来水

        “守着大水缸却吃不上自来水。”这句话在庐阳区大杨镇和三十岗乡流传了很长时间,这也是十张村村民的生活写照。大杨镇十张村地处两大水源地:东边是烟波浩淼的大房郢水库,西南临董铺水库。但是为了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当地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牺牲,家家户户一直吃井水,然而井水含碱量大,因而这一带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受到很大制约。十张村村委会的张俊军主任对记者说:“民以食为天,人以水为先,水是生命之源。饮水是合肥市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2008年11月5日,庐阳区大杨镇拉开了告别天然水的序幕,合肥市、庐阳区两级政府投资千万元建设自来水管网工程,庐阳区大杨镇、三十岗乡人民长期以来使用水质越来越差的地下水的问题将得到解决。现在自来水主干管网已基本铺好,部分支管道也已建成,很快我们十张村全体村民全都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告别‘守着大水缸却吃不上自来水’的历史。”
昔日“城中村”脱去了“农味”

        十张村小钱郢位于省城北门合淮公路入口处,是合肥市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点之一。小钱郢辖两个村民组,共189户805人。改造之前的小钱郢村庄散落其中,没有规划,污水随处流,鸡鸭满地走,民居横七竖八地分列着,导致房前屋后用地较多,土地闲置抛荒,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阻碍了村组集体经济的发展。
        2006年6月20日,小钱郢村建设启动,如今这里已矗立起由14幢精美的住宅楼构成的盛和佳苑小区,靓丽的村庄告别了“农味”。70多岁的路大妈说:“我和老伴阮怀才今年4月份搬进了这七八十平方米的新居,儿子们也各自分到了住房,住的比以前干净、宽敞、舒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我和老伴每月还分别享受260元的低保金,村里还把老伴安排在小区里搞卫生,每月也能挣上400元。我们人老了,靠着政府,日子过得好多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林木 园艺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