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民闯市场要重技巧


在农村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农民和基层干部们说这么一句话: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仔细琢磨,这实际上是农民在饱受农产品价低、卖难之苦后的无奈叹息。

  如今,农村已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民各项经济活动步入了更大空间。但由于一些农民受传统的种植观念影响,种什么、种多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测。近两年的卖果难、卖菜难、卖鱼难现象,虽说有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原因,但也不能忽略信息不灵的问题。部分农村交通闭塞,通讯条件差,农民又不善于宣传自己的产品,以至于自己有什么、有多少外人不了解。要解决好这种“卖的找不着买的,买的找不着卖的”的问题,农民迫切需要“耳聪目明”起来。这就要求一方面农民自己要做有心人,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用来指导生产、销售,有条件的也可以像枣庄市山亭区的农民王永学、高振楼、陈传跃那样,买电脑、上互联网,以得到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产品购销信息。山亭区在 255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接受点,配备了电脑、投影等设备,为农民上网查技术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提供了新平台。通过网络的熏陶,很多农村“ 网民”逐渐成为用技术和信息武装起来的“数字农民”。另一方面,区、镇、村各级干部要向农民提供准确的致富、购销信息,加强政策引导。其三,山亭区在发展渔业生产中坚持产业化方向,培植、引导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良好信誉、责任心强的水产养殖“龙头大户”和生产鱼饲料的大户,用资金和技术作保障,以渔用饲料加工厂为依托,吸引一批养殖户,组建“联合体”,解决了养殖户资金和技术不足的难题,而且把养殖户组织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目前,全区年产值过百万元的“联合体”已发展到20余家,吸纳水产养殖户1500余家,占全区养殖户的70%以上;全区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3万吨,水产品总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每年向韩国市场出口商品鱼3000吨。农村确实需要一批像山亭区岩马渔业合作社、石嘴子渔业合作社那样的“大户销售联合体”或市场经纪人,让他们穿梭于农产品与市场之间,帮助、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山亭区农业局:翟洪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产品 政策引导 预测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