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好政策 好年景 新希望 塔城地区新农村建设见闻


        新疆新闻在线网4月9日消息:“绿遍山源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3月底,冒着霏霏细雨,记者在塔城部分县市的农村采访。进农家,访农耕,与当地农牧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交谈,深感党的一系列富民好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好年景和新希望。

  田间地头连着“国际市场”

  记者来到塔城市二工镇头工村。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彩色辣椒等蔬菜一筐一筐,鲜灵灵的,惹人喜爱。放眼望去,蔬菜大棚地接地、村连村,煞是壮观。

  村民纪瑞安说起种植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大棚,乐呵呵地。他说:“从种植传统农作物到种植温室大棚,多亏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与纪瑞安聊起他牵头成立的蔬菜协会,他笑了。他说,自己本来就是种地的农民,过去村里种菜是每家每户“各自为政”,种出的蔬菜外观不好看,质量也差,卖不出好价钱。利用现在二工镇作为塔城市绿色蔬菜出口基地的影响,老纪出面牵头成立了蔬菜协会,推行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经过几年的坚持,这里的无公害蔬菜出了名,销路越来越好,价格也上去了。

  纪瑞安指着地头上一箱箱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彩色辣椒说:“这种西红柿、彩色辣椒很受欢迎,从这里可以直接销到哈萨克斯坦的东哈州、谢米市和俄罗斯等地的市场。”

  作为塔城市最大的农副产品出口企业——塔城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让菜农和企业实现了双赢。现在经公司销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的蔬菜,一年有3000多吨,深受国外客商喜爱。仅今年一季度从巴克图口岸出口的地产农产品就达780多吨,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新型农民呼之欲出

  为了推进村建设,塔城地区抓住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关键,努力培养新型农民,树立了塔城农民的良好形象。

  从2006年起,地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科技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重点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工作。对市场前景好、推广价值高的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实行资金支持。地区与新疆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挂钩,长期聘请专家教授当顾问,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开发。地区还多次组织人员赴甘肃、山东等设施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引进有大棚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170多人次,在塔城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和示范引导。

  2007年,地区共举办设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7期,培训农民1000人次,使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由当地农民牵头,先后成立了蔬菜协会、打瓜协会、啤酒花协会等。目前全地区拥有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包括协会)注册登记数量已达273个,会员人数达9.1万人。

  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塔城的农民正以懂科技、懂市场的全新形象,大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舞台,走向村的美好未来。

  农民增收农业兴旺

  一路走,一路看,一个个村庄,一家家农户,一串串让人惊喜的数字,都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村的战略部署,正在塔城地区广大农村全力推进。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有一组数字,很能体现塔城农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今年前两个月,塔城地区已出口绿色农产品2.02万吨,其中蔬菜961吨(不含旅游购物带出境的蔬菜),出口量超过去年同期的45倍。2007年,塔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71元,增加529元。

  在村建设中,塔城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地区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达到1700元,占总收入的33.7%。目前全地区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70家,带动种植基地面积430万亩,占全区总播面积的81.9%。

  短暂的采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农民那一张张笑脸上,记者看到了走向富裕、走向兴旺的新希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辣椒 新希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