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云南省乡企与村组结对共建新农村 投入2亿元参与村民80万


        走进沾益县西平镇宴家口村民小组所在地,映入眼帘的是水泥路面、砖瓦白墙、公共厕所、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69岁的王学金老人说:“我活了这么大,第一次喝上自来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是我省开展“企村结对”助推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3月,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到2010年,全省1000户企业结对1000个村(组),把“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作为全省乡镇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政府随后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意见》。到今年3月仅一年时间,全省“企村结对”就达到1037对,提前两年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1000对“企村结对”目标,参与村民达815258人,带动农户177414人,企业投入村建设资金22540.32万元。全省各地在开展“企村结对”活动中,大胆创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去年确定了60家“企村结对”对子,60户企业带动农户63569户,人数330650人,农民人均增收204元。保山市育德村在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通过小蚕共育提高了张种单产,从原来的张产24.7公斤,提高到39公斤,蚕种饲养量从2006年的604张增加到2007年的800余张。蚕茧总收入从2006年的44.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64万元。养蚕户均收入7800元。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帮助勐库镇帮骂村改善交通,公司派专人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召开20多次座谈会,投入45万元,帮助该村修路,通过努力,改扩修路30公里,彻底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路修通了,该村的茶产业也活跃了起来。去年全村茶叶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2.5万元,48户农民盖起了小洋楼,茶农摆脱了贫困。

        “企村结对”不仅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村建设,而且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企村结对”的开展既改善了企村关系,又提高了乡镇企业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发展项目、用工、用地、用水等问题上,得到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大力支持,使企业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麻烦,经济效益明显增强。东川区永昌公司与该区姑海村结对工作中,村委会为该公司减免近6000余元的生产用水费用,实现企村共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蚕茧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