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新农村建设让秦都农民登上致富快车


        2007年,秦都区以村建设统揽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容村貌整治、通村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培训为重点,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村建设已让秦都农民登上致富的快车。截至去年年底,全区累计为村建设投资2100万元,新修通村公路51公里,农业总产值完成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38.16元。

        科学规划催生村建设“内动力”。该区始终把规划作为村建设的龙头和总抓手,对全区五年的村建设总体思路、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部署安排。2007年初,及时出台了全区村建设实施意见,突出了城郊型村建设的内容。向全区农民群众承诺办十件大事实事,筛选了18个第二批村建设重点村,修改完善了示范村和重点村建设标准,五星级户标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树立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建设村的生态意识。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注意保护耕地,尽量避开良田;在示范村建设中,大搞绿色家园和“一池三改”工程。

        帮扶共建形成村建设“凝聚力”。该区把村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区委书记严维佳亲自挂帅,按照"3+2"工作机制,3个区级领导包抓一个镇(办),镇(办)党(工)委书记和区级包抓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力争把村建设工作建成“一把手”精品工程。每季度区办组织召开村建设流动现场会和村建设汇报会,全体区领导和各包抓部门、(镇办)负责人,示范村村干部相互参观村建设进展,对7个相关镇(办)、18个包抓部门和第二批重点村进行排名,按排名实行以奖代补。同时为为每个村都安排了帮扶企业,包抓部门派专人蹲点帮扶,为村上出力献策,各帮扶企业有钱捐钱,有物捐物。目前,全区企业累计捐资超过60万元。

        一村一品为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力”。按照“优果、兴牧、扩菜、增花”的思路,该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塬上主攻“蟒塬红”红薯、秦都酥梨、杂果,塬下主打生猪、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农家乐”旅游餐饮和“汉唐锦绣”手工织布等秦都农业品牌。目前,全区蔬菜面积10万亩,温室大棚7200亩;杂果面积1.5万亩;牛存栏8100只,猪存栏8.3万头,苗木6000亩。北槐、查田的“农家乐”,大魏的大棚菜、马泉查田的“汉唐锦绣”手织布、贾村、克仕的蟒塬红,押村、查田的双胞菇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打产业。

        加大投资为村建设注入强大“推动力”。建设村,资金投入是关键。该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全年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900万元。对农村公益事业,采取“企业量力而为扶持一点,政府以奖代补投入一点,群众自发自愿筹集一点,在外知名人士为家乡捐助一点”的办法,仅示范村群众集资、捐物、投工投劳价值超过15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坚持周检查、月评比、季讲评,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排出名次,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全年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50万元。目前,全区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30个,“一池三改”1250户,新修排水管道18公里,绿化苗木3.5万株,有线电视村村通达90%。

        示范带动让村建设产生“牵引力”。该区按照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的原则,重点向示范村和落后村倾斜,全年为第二批18个村建设示范村完成投资700多万元,区级包抓部门、涉农部门共为村建设捐助款物240万余元,政府以奖代补75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5个,文化健身广场11个,农家超市10个。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真正建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亮点分明的村。涌现出了北槐和查田的“农家乐”及“汉唐锦绣”手工织布、渭店的村容村貌整治、龙南的通村公路建设、北营的新村建设等典型,为全区村建设树立了样板,起到了辐射周边、带动全区的作用。

       积极倡导为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向心力”。该区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创建评选活,对好班子、好队伍、十佳杰出农民、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予以表彰奖励。向农村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书籍、送医疗、送文艺节目。目前,捐书5万册,下发宣传单7万份,免费医疗检查160次,免费为农民演节目130次,放电影375场。积极引导农民参加新合疗,目前全区农民参合率89.74%,共报销住院医药费用224.63万元,人均单次住院补偿919.50元,补偿率29.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一池三改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