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揭东做好“三农”文章



揭西县城两河四岸堤路合一景观工程于2005年1月开工建设

        工程概算总投资1.85亿元,目前已完成大部分挡土墙、沿江护栏、绿化带、人行道建设,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张保才 李维照 摄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谢树波 记者 王荣鑫 通讯员 陈晓波)  近年来,揭东县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村建设,建立和完善“三农”工作的协调、投入和管理等机制,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2007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3.93亿元,比增5%;农民人均纯收入4637.5元(农业口径),比增5.08%。

建立“三农”工作协调机制

  为解决好“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县进一步完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积极整合资源,对“三农”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协商解决。对重点项目实行督办制度,通过重点突破,促进“三农”工作取得新实效。此外,该县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把“三农”工作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工作成效,纳入年度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和政绩的重要依据。

完善“三农”发展投入机制

  该县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农业市场信息体系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同时做好财政转移支付工作,保障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今年来,该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该县还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优化投入,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利用国家支农再贷款政策,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支持优势农、林、牧、渔业基地建设。去年以来,发放的支农贷款资金累计就达到1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期,县人行还就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作了有关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地都镇青屿村通过集体投资、社会捐款等途径共筹资450万元,规划建设“三三二二一”工程(即三条水泥路、三个治安亭、二个场所、二个无害化公厕、一个排污系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机制

  维护农村稳定,重在广泛推行民主管理。该县在全面落实“玉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一方面是全面建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大力推行“玉湖经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设立镇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实行村账、社账镇管,确保了监督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有效地防范农村出现新债务。另一方面是推行民主决策。把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举债及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公益事业经费筹集和建设等方面列入村民主决策范围,并对民主决策的形式、程度和责任追究给予规定。通过民主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使村务各项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化为事前监督,实现了关口前移,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此外,该县还实行政务村务公开,要求凡是决定或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必须公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休闲 发展现代农业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