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西网2月3日电 春节临近,塞外大同已是天寒地冻。然而穿行在乡间原野,一排排整齐的农田林网带,一座座崭新的机井房,一条条笔直的防渗渠,向人们透露着现代农业的气息。特别是在一座现代化的蔬菜暖棚里,绿的黄瓜、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让这里的农民看着就心亮。
近年来,大同市9个农业县区以重点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大打生态农建攻坚战,兴建了一大批质量高、规模大、效益显著的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使“靠天吃饭,凭地打粮”的传统农业逐步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升级之路。
围绕“水”字做文章,变“靠天吃饭”为“就地要水”
大同市“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80毫米,自然条件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由此,让旱地变水田,实现农田水利化就成为该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实施生态农建工作中,围绕“水”字做文章,紧密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开发整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的实施,抓重点、攻难关、增亮点,近三年先后投资17.05亿元,铺开各类生态农建工程12122处,完成生态建设任务144万亩,新增水地17万亩,改善恢复水地4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3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万亩,解决了42万人的饮水困难。全市围绕水源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新增和改善恢复水浇地工程建设,通过打井、修渠、平田整地、蓄水、节水、控水,增加水源,扩大浇地面积,逐步实现人均1亩保浇地的目标。尤其是2007年开工建设了阳高守口堡和灵丘唐河两座水库,终结了该市40多年没有开发利用地表水修建水库的历史。
据统计,仅2007年,全市共规划完成千亩以上的水地片40个,500亩至1000亩的水地片30个,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新增水地面积是“十五”期间平均值的3倍。如大同县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高灌站、机电井齐抓并举,规划新建了倍加造镇营坊沟民办公助工程,新增水浇地5000亩,恢复改善水浇地5000亩,实现节水面积1万亩。而水利条件较差的左云县则紧紧抓住张家场乡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利用国补资金90万元,乡政府自筹资金140万元,建起一个有68亩水面、可蓄水8万立方米的蓄水池,仅此一项工程就可为张家场乡增加水浇地2000亩。
创新机制上规模,由单一模式化向多元渠道化迈进
近年来,大同市在每年的秋冬生态农建中,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坚持项目整合,打破乡村界限,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实现了新旧工程的良性衔接,使工程建设更趋科学化、更具效益性。浑源县2007年铺开的印子山生态建设工程,注重新旧工程衔接、上下游衔接、左右岸衔接,已与前两年完成的洪山、紫峰沟流域生态治理工程连成一片,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3万亩。天镇县南河堡乡东沙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总规划面积达到了1.4万亩,涉及东沙河、西沙河、赵小堡、闫家园四个行政村,其中,2006年一期工程完成治理面积6000亩,2007年二期工程又规划完成治理面积8000亩。
大同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等建设形式,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生态农建工程,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南郊区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引导投资的作用,区、乡、村三级投入生态农建资金达7554万元,全区以工补农资金达650万元,农民个人和民营企业投资多达3897万元,投入之多、力度之大都是近年来少有的。
为了确保农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市逐步改变了过去“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府管理过多、农民参与太少”的状况,加快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必要的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阳高县2007年在实施32个村、3.18万人、5300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工程中,将管理重点放在明晰产权、落实收费、改善饮水条件和提高饮用水标准上,所建工程都明确了产权主体,以表计征率达到90%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2-03/9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