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乡村新景扑面来 开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事


        数九寒冬走在开原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祥和、欢乐的红火景象:整洁的路面、干净的住所;平整的柏油公路上,运送蔬菜的车辆络绎不绝:蔬菜大棚里一派生机勃勃;村活动室里,农民们翻阅资料查找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这是开原市在社会主义村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可喜变化。

        开原市村建设按照整体推进、区域连片、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5131”工程,计划在5年时间内,不断提高100个试点村的建设水平,突出打造30个重点村和1个全省村示范镇,社会主义村建设展现着绚丽生动的画卷。

        城乡共建村

        两年前,庆云堡镇高家窝棚村西侧曾有一块2000亩的“笸箩地”,种啥啥不长,如今这里变成了一片稻田。村民艾景斌告诉记者,“和种大苞米相比,这一亩地就能增收500多元,我家35亩水田去年能多收入1万多块。咱是真感谢开原供电局啊!”

        以前,这块低洼田每遇多雨年份就会严重减产,“分给谁谁不爱要,谁摊上谁倒霉”。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原供电局投资20万元进行了“旱改水”。去年,村里仅这一块地就增收100多万元。

        开原市首创的城乡共建活动,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化内涵、扩展外延,进一步把城乡共建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已有152家单位参与村建设。同时,开原市还实行市级领导包村责任制,市五大班子领导包建了30个重点村,铁岭市委常委、开原市委书记魏俊星,市长于洪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城乡共建工作,包村单位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仅去年就投入资金和物资合计350万元。

        在中固镇沙河堡村,一提起开原市委副书记王淑荣,每个村民都有说不完的话。包村工作开展后,王淑荣多次带领包建单位到沙河堡村了解情况,与村干部、村民研究制定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划,并组织包村单位的领导到村里现场办公,落实包建任务。在她的帮助下,沙河堡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主导产业苗木花卉发展到1300亩,订单爆花玉米发展到1400亩,订单优质大豆发展到900亩,大小运输车辆108台,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800元。

        产业兴旺奔小康

        庆云堡镇老虎头村的周庆因妻子生病欠了不少外债,生活一直比较困难。自从与赢德肉禽签约养起“合同鸡”后,债务还清了,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庆云堡镇有1800名农民成为“上班族”,当上了“专业户”。肉鸡已成为镇里的一大支柱产业。庆云堡镇党委书记孙祥告诉记者,在赢德肉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庆云堡镇12个村的肉鸡饲养业迅速发展,全镇标准化鸡场超过200个,养赢德鸡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

        走进金沟子镇金英村农户张立成家的蔬菜大棚,映人眼帘的是一片绿意。张立成告诉记者,他是第二年搞蔬菜大棚种植,两个蔬菜大棚在去年给他带来了2万元的纯收入,让他尝到了蔬菜大棚种植的甜头。这一个大棚就能产出2000多斤油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金沟子镇共有蔬菜大棚种植户2000余户,蔬菜大棚2500余个,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纯收益可达2500万元。今年,镇里还将帮助农户新建300个蔬菜大棚,并建立一个无污染的蔬菜基地。

        去年以来,开原市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发展壮大了绿色稻米、绿色蔬菜、苗木花卉等8大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和奶牛、生猪、鸭鹅、肉鸡4大工厂化养殖基地,打造了靠山苗木花卉、三家子草莓等7个万亩特色乡镇,做大做强了肉鸡、生猪、绿色稻米等10大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了年产值超百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10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而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还有各类营销协会和营销户为他们牵线搭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大棚 肉鸡 休闲 试点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