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河南驻马店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


  时下,虽已是寒冬季节,但汝南县村建设却开展得热火朝天。该县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结合本县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激活农民的造血功能,积极破解钱从何处来、地该怎么种、人往哪里去三大制约村发展的难题。

  钱从何处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村进程中,一方面有致富头脑的农民想上项目却缺少资金,另一方面金融企业怕收贷难。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金融企业收贷难的问题?为此,汝南县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信用户活动,培养农民的诚实守信意识,让信用贷款帮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从2000年起,汝南县在全县范围内相继开展了创建“信用乡镇”和“信用村”活动。通过在村级设立贷款评审委员会,把贷款的申报调查、审批、发放和收回工作直接交给村级贷款评审委员会实施,使农民贷款的手续进一步简化。信用户手持贷款证和身份证可以直接到信用社贷款,小额贷款当天就能拿到。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建信用镇1个、信用村51个,有信用户4万多户。该县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发放农户贷款证,使全县农户贷款面在80%以上。

  该县老君庙镇孙屯村就是“诚信工程”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孙屯村在刘大桥信用社的农贷资金支持下,目前已有大型收割机415台,其他各类农业机械1000多台,户均农业机械1.8台,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机械专业村。3年来,该县信用社向孙屯村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550万元,该村农机跨区作业每年创收300万元以上,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同时,振兴面粉、大华现代化养猪场等200多个种养加合作组织在诚信环境下成长起来。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该县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7.77亿元,其中小额农户信用贷款2.74亿元。

  地该怎么种?

  近年,汝南县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个主题,采取政策激励、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方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一村一业一品”的产业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壮大蔬菜、畜禽、花木林果三大产业,共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个,发展各类蔬菜温室大棚3.5万座、畜牧饲养龙头企业52家,特色产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额达1500元。特色产业的茁壮成长还培育出2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了农民的增收链条。同时,县农业科技部门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沃土工程”,启动农民“素质教育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积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标准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人往哪里去?

  汝南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输出农民工15万余人。近年,汝南县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建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为主的培训网络,对外出农民工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和用人企业联姻,订单培养,搭建起了高效劳务输出平台。据统计,该县每年有序输出技术工5万余人。为有效组织、管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全县17个乡镇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所,277个村均设立了劳务输出信息员,在北京、天津、武汉、郑州、广州等地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灵敏高效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今年前10个月,全县输出劳动力20万人次,劳务收入超过14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农业机械 蔬菜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