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湖北省保康县:建设山区新农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保康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为核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载体,基本建成了一批生态村、文明村、产业村等,农村和农民实现了产业致富生活好、山水绿化生态好、设施改善环境好、文明进步风气好、管理民主机制好的五好目标,山区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生产发展为主题,建设特色产业村

  我们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村建设的首要位置,立足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村。一是突出“一村一品”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全县突出烟、茶、菜、菌、畜、药等特色产业,按照户有增收项目、村有主导产业、乡镇建成产业小区、全县形成带状农业、特色走廊、板块经济的要求,加强“一村一品”建设,使每个村都建成了一个支柱产业,全县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23万亩,袋栽食用菌生产量达到1500万袋,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实现人平特色产业增收150元。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全县坚持就近就业与输出转移相结合,加大转移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增加培训输出人员。并且注重加强外出农民工维权和后勤服务,集中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老人赡养、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企业。保康县磷矿、水电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为此,我们立足磷矿、水电、生态三张资源优势牌,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实行大招商、招大商。在成功引进葛洲坝和兴发集团两家上市公司后于去年又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加盟磷化工业。绿生茶、葛片茶、玉米糁等一批精细加工农产品成为大中城市市民消费的宠爱商品,农村群众从加工转化、流通增加值中获益,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以村庄建设为先导,打造和谐生态村

  按照城乡一体体的要求,我们把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体系,把发展重点定为城郊现代型、山水园林型、田园风光型、古朴农庄型和民俗文化型。一是因地制宜建新村。我县马桥镇列入省政府“百镇千村”工程的重点镇,尧治河、中坪、大畈、简家坪、张家沟、岞峪、韩家坪、陈家河、曾家垭等为示范村。目前已对全县24个重点村进行了整村推进,达到脱贫致富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二是全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全县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全面推进农户用能生态化、房屋庭院整洁化、农业生产有机化、农民生活小康化进程,全县农村户用沼气建池已达到1.1万户,沼气入户16%,年节柴能力达到2.4万吨,相当于每年有9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每年给农户带来800多万元的增收效益。三是全面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各地以整治集镇周边卫生环境和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了农村脏、乱、差整治工作。逐步达到了村庄道路和庭园场地硬化、村庄绿化、新村净化、庭园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以活动载体为抓手,营造乡镇文明村

  保康县通过开展阵地建设、各类培训教育和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据统计,全县有105个村没有办公活动场所,其中77个村的房屋年久失修。对此我们明确提出村级阵地建设定位上以“三安”为目标,做到基层组织安家、基层干部安心、基层社会安定。各村村级阵地建设因村制宜,力求“一村一景”,做到既美观新颖,又朴实大方。二是发挥村组阵地的作用。各村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定期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集中处理村级事务,定期讨论重大事项,规范决策程序。三是培育新型农民。我们通过“科技入户”、“政策入户”、“信息入户”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政策法律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民主管理为根本,构建班子先锋村

  我们牢牢抓住村委会班子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通过强化班子建设,引导群众开展村建设。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掌舵人。在去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县以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为己任,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通过平等竞争,一大批“双强”型能人高票当选。二是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办好明白事。各村在村务公开内容上,变过去只公开办事结果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三是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促进了经济发展。全县通过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村民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00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00多人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农民增收 沼气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