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海西:“企村牵手”共建新农村 实现“双赢”


  ——70余家企业与114个村签订合作协议

  青海新闻网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企村结对”共建村,将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业领域,通过企业运作,把企业与农民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双赢”。这是记者12月3日从该州召开的百企联百村共建社会主义村活动动员大会上获悉的。

  这天,青海昆仑机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海西中航三钾硅业有限公司等71家企业与该州114个村签订了“企村共建村”协议书,标志着海西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村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是青海省的主要工业基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也设在这里,目前,在盆地有100余家企业,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18.5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4.7%,城镇化率达到70%,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和条件。

  2005年,该州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村新牧区建设思路,并于当年采取政府拿一半、农民筹一半的方式,实施牧区防灾基地建设,到今年12月已投入1.1亿多元为3209户牧民建成畜用暖棚、草地围栏等设施,使全州草原“四配套”牧户从2005年的24%迅速提升到85%,这是海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随着海西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依托柴达木资源发展起来的各大企业也开始肩负起回报社会、回报柴达木的光荣使命,积极投身村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向德令哈、都兰、乌兰3市、县投入200万元用于村建设;青海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上庄村投资260余万元建立了昆仑钢铁公司白云石灰石辅料厂,并于今年7月1日携手建起“西旺上庄村企联合党支部”,在全州率先建立了“组织共建互动、经济共赢互利、事业共办互促”的村企共建村模式。

  为鼓励、引导各类企业支持参与海西社会主义村建设,今年9月,海西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企业界发出“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共建村”的倡议,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到目前,除以上71家企业签订了协议书外,还有许多企业表达了结对共建的意愿,从而形成合力推进柴达木村建设的良好局面。(作者:杰拉 海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工业增加值 试验区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