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大泽农民大发猪财(图)


 

 

   文/图 本报记者 谢富瑞

  养猪开始规模化。

  我国的养猪业以小农户生产模式为主,他们的资金、技术资源有限,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农民对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有迫切的需要和极大的兴趣。今年1月份,新会区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大泽镇,成立了生猪协会,这是新会区首家镇级生猪协会,120个养猪户加入了该协会。目前,该协会成功引导散户向规模化发展,使该镇养猪业走上了高产、稳产的快车道。日前,记者深入采访了该协会的运营方式,期望能够为目前尚未从行业中获得预期利益的养猪户提供有效的帮助。

  养猪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每头生猪的“成长”档案。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显现

  前几年在大泽镇,坐落在农户门前屋后的猪圈大部分是猪去舍空,许多圈舍杂草丛生,看上去荒废已久。先前在各乡(镇)、村经营猪仔生意的商贩也纷纷改行。同和村一名散养户,在2004年以前,每年有3到5头生猪出栏。到2005年时,就只养了1头生猪。据他所述,以前,全村家家户户都养数头猪,后来在市场行情和疾病的冲击下,大部分散养户都放弃了养猪。村民放弃养猪的原因大多在于“风险大”、“成本大”、“利润空间小”、“不上规模的养猪划不来”。

  “猪肉市场行情波动大,散养户抗击风险能力不足,在饲养管理、疾病防疫、良种推广等方面,他们不太‘懂行’。”大泽镇生猪协会会长梁松润分析说,近年来,传统的以小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与农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养猪小农户处处受制,他们购买猪苗、饲料等生产资料的成本都很高;在产品销售中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信息不畅,对是否生产或生产规模(养不养、养几头)缺乏判断和技术支持。此外,也缺乏激励因素促使他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增加产品附加值来增加收入,因此,他们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前所未有的。

  生猪协会应运而生

  大泽镇是新会区乃至江门市的养殖大镇,饲料资源丰富,发展养猪业得天独厚,但由于种种因素,前几年大部分农户在销售生猪时“单打一”,结果常常遇到卖猪难和卖不到好价钱等令人头痛的问题。为此,有的农户对养猪信心不足,有的甚至清洗猪舍,坐等观望。为了帮助农户解决好生猪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在镇政府的牵头下,几名养猪大户决定成立生猪协会。

  “卖猪行业如果不上规模,就很难形成市场,不仅影响散养户,还影响大养户。散养户风险大,利润少,我们有义务当他们的好帮手、好向导。”梁松润说出成立生猪协会的初衷。2007年1月,大泽镇生猪协会应运而生,120个养猪户加入了其中。该协会成立后认真履行协调、咨询、服务的宗旨,不厌其烦地对养猪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种猪引进、设施筹备、防疫治病、饲料配备、市场行情、出栏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和引导,主动为会员当好参谋。正因为如此,养猪协会的带动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规模化养猪的群众越来越多。

  规模化发展见效益

  梁松润从2003年就开始养猪,前几年都没有赚到钱。他说,生猪协会成立以来,再加上今年行情好,终于将前几年亏的都赚了回来。目前,梁松润存栏500头能繁母猪,一头母猪年产22头猪苗,每年能出栏近11000头生猪。他还自己配制饲料,采用科学的方法养殖,如今,一头猪净赚约400元。

  生猪协会成立以来,不仅梁松润这样的大养猪户赚钱,小养猪户同样也有利可图。同和村的养殖户张阿姨,今年瞄准生猪市场价格,在养猪协会的帮助下,积极发展养猪业。今年一次性购进10头能繁母猪,存栏100多头生猪。“在生猪协会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下,预计今年能赚10多万元呢!”张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生猪协会的秘书长刘根宝介绍,现在在大泽镇极少能看到农户在门前屋后的猪圈养猪了,生猪协会向散养户提供了技术等方面的各种帮助后,大家都开始向规模化发展。以前存栏10头左右的散养户,现在都发展到存栏100头,甚至500头了。他们不再在门前屋后的猪圈养猪,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在鱼塘边养猪。他们通过“过腹还肥”,“畜——肥——鱼”的途径变“废”为“宝”,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污染,促进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散养 母猪 饲料 其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