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普及农业保险,还是推行订单农业,核心都指向一个:种出好品质。如果年年歉产,再大的保险公司也赔不起;如果种不出好粮,再多的订单也无法增收。种出好品质,这是整个农业产业链良性运转的枢纽所在。
11月23日,苏彦路位于丰乐乡新立村1324亩的玉米地里,一台进口籽粒直收机欢快地奔跑,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卡车原地待命,籽粒直收机收割完后,将脱粒的玉米卸进车里,紧接着,这一车玉米就从地里拉到了MAP服务中心。
MAP服务中心开展籽粒机收场景
在巴彦,这是籽粒直收机第一次出现在农民面前。很多人纳闷:这个大家伙是干啥的?
籽粒直收是收获方式的变革。巴彦MAP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高景军说,农民收获玉米棒子后,堆在地或运到家,因为倒运和老鼠嗑咬,产量损失2%-3%,而且,堆放会产生腐烂霉变,售粮价格至少要低0.01元/斤。籽粒机收从收获到入库,全程无缝衔接,中间不产生耗损。“我们测算过,籽粒机收给农户一亩地节省了47元。”
东北常见的地趴粮,耗损非常多
籽粒机收只是一个缩影,因为MAP的到来,过去很多无法落地的现代科技,现在有了用武之地。
针对所服务的地块,MAP重点把控四个环节: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监控、收获。“这几个环节控制住了,就不会出大问题。”路伟明说。围绕这四个环节,MAP的技术和“武器”派上了用场,这在今年天灾频袭的背景下表现格外突出。
今年玉米播种后五十多天滴雨未下,抽雄期遭遇大风,结棒子时又遇涝害。在播种期,MAP技术服务中心使用美国进口的播种机,改用免耕播种,杜绝了断垄缺苗现象,播种后又及时进行土壤镇压。这些措施使得MAP服务的地块在干旱的情况下,出苗率仍然高达89.4%,较其他农户提升19.3%。
类似的先进机器还有很多。比如MAP服务中心动用了飞防,用飞机喷洒农药和叶面施肥,不仅效率高,而且防效更好。
MAP智慧农业更是让农户称奇。有一次,通过MAP智农的精准气象功能,MAP服务中心准确预报了降雨,精准确定了施药的时间,既避免重复施药,又保证了防治效果,节省了人工和农药投入。
由于科技护航,MAP服务的地块亩产普遍超过其他农户。“我们有些地块亩产达1500斤,平均产量在1300斤左右,而今年多数农户的亩产仅800-900斤,低者甚至600斤。”农艺师高景军说。
MAP赋能:引领农民职业化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主体涌现,但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普遍遇到障碍。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障碍可以归结为三大痛点:资金、技术、农机。
巴彦县民权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伟是当地的农业带头人。“我们也在做农业社会化服务,但很难,资源、实力、技术不足,承受的风险非常大。”他说。
前几年,聂伟与农户签订保底合同,结果由于减产和市场波动,一下子赔了30多万。“现在中化来了,种植技术、保险和大型农机都进来了,给我们做大合作社提供了巨大的力量。”聂伟介绍,“今年我拿出了7000亩与中化合作,明年将扩大到3万亩。”
巴彦县红光乡建兴种植合作社的3000亩耕地接受MAP服务,其法人樊成淼说:“最大的感触是这个模式太省力省钱了”。他介绍,MAP是新生事物,大家一开始对中化能不能种好地、对大机器能否种好地将信将疑,经过今年这场天灾,大家都服了。
媒体走进巴彦,调研MAP模式
在巴彦,针对合作社、种植大户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MAP将他们吸纳进来,利用平台优势不断给这些新型农业主体赋能,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引领他们向职业农民转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8-11-27/32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