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军
近两年,各类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的“互联网+终端智能配肥”模式正在全国掀起一场颠覆性的肥业革命。有专家预测,几年后,“终端智能配肥”将取代现有肥料生产及经营模式,与发达国家同步。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荆州市比富得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鹏。《农资导报》:“互联网+智能配肥”在农资经销领域的快速扩张,不仅对传统复合肥产业链产生冲击,而且可能进一步影响甚至替代单质肥零售商,您对此如何看?
郑大鹏:“互联网+智能配肥”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测土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投入,顺应了化肥“零增长”的国家大势。智能配肥具备“互联网+”和供应链两大优势,前者实现了测土和销售数据的分析应用,后者则降低了终端价格,两者共同形成在一线农资销售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比富得涉足智能配肥设备制造与推广已有十年,目前是公司的发展重点,已在全国13个省份建立了近1000个运营中心和智能配肥合作网点。
我预测,未来5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智能配肥有望抢占近一半的复肥市场份额。根据交易成本和设备产能,智能配肥模式定位于种植面积100亩(单季购肥5吨)到2000亩(单季购肥100吨)的中等规模种植户。据推测,2030年中等规模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占比有望超过30%,这意味着2030年智能配肥及类似模式有望占据化肥零售端的30%份额。
智能配肥对磷铵、尿素等资源型企业和技术创新型的复肥企业不会产生太大冲击,而对于传统复合肥企业将带来价格、效果、服务的全面突袭。对于新兴经销商而言,这可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智能配肥确实会对传统复合肥的产业链、对单质肥的零售端构成一定影响甚至替代。
《农资导报》:为什么说“互联网+智能配肥”迎来发展好时机?
郑大鹏:自2013年以来,农业部、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快配方肥推广应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乡村小型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开展现场智能化混配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小批量用肥需求。2015年,工信部又下发“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分时推出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创新农化服务模式。
近两年在市场上兴起智能配肥设备,原料可以做到4~6种,这样的配方肥除了使用高附值的原料外,还可以把中微量元系、腐植酸等产品配进去,不仅能优化肥料品种结构,还能满足作物多样种植需要,对实现化肥零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智能配肥是国际肥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在北美市场上,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中也在快速发展。随着全国土地流转的加快,我国耕地的集中度迅速提升,科学施肥和数字化施肥必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潜力。
《农资导报》:“终端智能配肥”吸引力究竟何在?
郑大鹏:“终端智能配肥”使产、配、供、销、施一体化。根据土壤、作物、农户需求等对肥料进行科学配比,在手机上输入配方,即可让农民获得量身定制的智能配方肥。
“终端智能配肥”与高塔喷浆、氨化造粒等相比,可节约厂家制造管理费、环保费、二次运输费、中间环节等费500元/吨甚至更多。凡年销量1000吨以上农资渠道商,购买一台“智能终端配肥机”,即可获得与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复合肥厂家同样成本优势,且配方更灵活。“终端智能配肥”将肥料厂搬到农民家门口,把产品、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手机屏幕拇指轻按,屏幕显示农户的种植信息和地块状况,系统随即生成配方,并发出生产指令。很快,一袋私人订制的配方肥便成功下线。
《农资导报》:为何厂商更青睐比富得“智能终端配肥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8-08/27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