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质量为本创新为魂



□本报记者郑红艳 通讯员赵慧娜

      在中国肥料发展史上,武四海是一位可以载入史册的人物。作为“南南合作典范”,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简称中阿)曾经的掌舵人,国内第一条大型复合肥生产线就在他的手上诞生。而由他孕育并铸就的“撒可富”品牌,应该算是中国最早也最响亮的复合肥品牌。

他曾出任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主席,也先后被评为首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风云人物,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肥料行业中唯一跻身于100位杰出经理人,与柳传志、张瑞敏等同时获得“罗伯特·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对于这样一位荣誉加身的企业家,他对管理企业有着怎样的经营理念?在当下复合肥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他又有着怎样的坚守?近日记者采访了现任河北天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武四海。

狠抓质量是天人一贯的坚守

“你说到天人有着怎样的坚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质量。”武四海说,“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说到这儿,武四海讲起了他在中国-阿拉伯化肥工业有限公司任职时的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年夏天,一位满身风尘、一脸沮丧的农民几经辗转来到中阿公司。农民气愤地说才买的“撒可富”化肥缺斤短两,一袋少了两斤。武四海知道这件事儿后非常重视,一方面要求公司立马彻查此事,另一方面及时安排给这位农民额外赠送两袋化肥并把他专车送回。经调查发现,肥料短斤少两是因为秦皇岛夏天天气潮湿炎热,生产化肥时,有些肥料受潮便粘结在自动秤上,造成化肥灌包时计量出了问题。为此,武四海立刻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开会处理此事。

在采访时,武四海坚定地说:“我坚持的原则是公司质量标准一定要高于国家标准,公司的质量管理更要严于国家质量管理要求。对企业来说,千分之一不合格,相当于生产一千袋化肥,只有一袋不合格,但是这一袋化肥到了农民手里,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这是我们必须要杜绝的”。从此,“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成为武四海对企业产品的一种坚守。

为了保证生产的每一袋肥料都合格,天人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内控标准。所有产品一直坚持在线质量跟踪,质量检验员每隔两小时在线取样监测,8小时混合全样检测,装袋前散装库抽样检测,随时跟踪产品质量,保证产品批批合格、袋袋合格。在管理上,天人公司制定了产品质量责任制,即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当班操作人员都需对产品进行质量把关并对产品质量负责。公司的质量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个班、每个人、每袋产品,人人是质量监督员,人人是质量责任人,保证质量问题零容忍。

坚持创新是天人自带的基因

“天人的第二个坚守,就是创新。这是天人自带的基因。”武四海打开了话匣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复合肥生产处于发展初期,国产复合肥少之又少,从1995~2007年任职中阿公司总经理的十几年间,他带领大家一举将中阿公司发展成为我国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中国和中东北非地区合作的成功样板。这十多年不仅是中阿公司的快速发展期,亦是成就撒可富复合肥品牌的关键时期。“要发展就要创新。中阿公司在中方承包的特殊时期,研发新产品需要的中试装置无法获得中外股东的资金投入。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2001年,在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由中阿公司职工集资入股成立了“撒可富”新产品研发公司,这就是河北天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武四海说道,“这是一个集产品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复合肥生产企业。”

2008年,天人公司开始脱离中阿公司独立运营,武四海出任天人公司董事长。公司目前已投资控股、参股10余家公司,旗下拥有“天人”、“撒可富”、“鼎极”三大品牌,年产各类磷复肥100多万吨。2016年公司总资产超过10个亿,销售收入超过20亿,化肥销量增长4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复合肥料 微量元素 检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