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天然农药”下一站


  竞争对手:化学农药厂商送代理商苹果手机抢市场

  5000万元的重任即将压在武大绿洲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100多名销售员的肩头。

  事实上,目前武大绿洲在岗的销售人员为60多人。为了节省开支,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跟黄立新商量,希望等10月份再招聘40名新业务员。

  “现在是销售淡季,招进来没事做,但工资要照开。10月份招进来之后,培训三四个月正好可以上岗……”该负责人还未说完,黄立新便摇头,“10月份会不会太晚了?新员工到岗要适应一段时间,明年二三月份的销售启动时,他们要是还没进入状态就会影响全年的销售计划,这个事要慎重。”

  在黄立新看来,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与推广有很大关系。为此,公司每年48%的运营成本用在了推广费上,“化学农药的推广已经做了很多年,认知度高,生物农药市场份额小,他们一个人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派三个人去做。”

  27岁的熊琴是武大绿洲孝感片区的销售经理,跑代理商和铺货只是她工作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她还要做许多基础服务,如配合公司技术人员在各地农技站做生物农药示范实验,示范实验做好了,别人才觉得这个农药好;接下来,再跟进市场销售;其他时间要跟农民去讲解怎么操作,甚至下地帮他们去打药。

  “一方面要维系与代理商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维系与农民的关系,压力很大。”熊琴的压力来自于同行竞争。“去年,涂老板卖一样化学农药单品卖了30万,企业给他奖励了一台苹果手机,2009年那家企业还送他去清华一个商业培训班学习。但我们企业小,这样做成本太高,负担不起。”

  熊琴此前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化学农药企业做销售,月入8000多元,现在她每月的工资不到6000元,“很多同行觉得我来亏了,但是我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目前整体销售量没法跟化学农药比,但跟往年比,我们的销量在翻倍增长。”

  涂少浦给记者提供的一组销售数据证实了熊琴的说法:2009―2013年,在他店里,武大绿洲农药销售额分别为5000元、1万元、4万元和8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洲 杀虫 苹果 农药残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