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晓枫 特约记者何文江
“罗钾精神”
采访手记罗布泊盐湖虽然富含矿藏,但也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这里与世隔绝,没有道路和通讯,也没有任何淡水资源,终年风沙肆虐,是一片真正的不毛之地,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海”。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12年来,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浩为首的罗钾人战风沙、斗酷暑,克服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罗布泊腹地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把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了造福三农的“幸福之海”。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会生在罗钾视察时挥毫题写了“罗钾精神”四个大字。什么是“罗钾精神”?“罗钾精神”就是国家需要,致力三农的民族精神;“罗钾精神”就是献身盐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罗钾精神”就是一流技术、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罗钾精神”就是同心同德、铁桶般团结的合作精神。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视察罗钾钾肥生产基地时由衷地赞叹:罗钾人“在死亡之海创造了人间奇迹”,这应该是对“罗钾精神”最好的诠释。
到罗布泊去看“大海”
从乌鲁木齐到哈密,再从哈密驱车400公里赶往罗布泊腹地,沿着罗钾人修建的简易公路,一路崎岖、颠簸着前行。放眼望去,前方似乎全都是待耕的“良田”:那一览无余的广袤土地,仿佛刚刚犁过的田野,等待平整土地后播下种子一般,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哎,可惜啊,这里寸草不生。要是能改造成耕地该有多好啊!”记者感叹着。
汽车在公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后,记者终于看到了前方很远的地方出现了建筑物。那就是建设在罗布泊腹地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吗?汽车继续往前行驶着,远远望去,眼前呈现出一片片蔚蓝色的水面,那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景象蔚为壮观,让人激动不已。“欢迎来“‘海边’参观!”陪同记者采访的罗钾公司技术人员笑呵呵地打趣道。
这是什么海?原来,这就是被誉为罗布泊“大海”的罗钾公司水采盐田。罗钾公司一期盐田设计面积为153.67平方公里,堤坝总长度151.3公里;二期盐田设计面积142.45平方公里,堤坝总长度110公里。这里的盐田大不大,如果这么说你还没有什么概念的话,罗钾公司的技术人员给出了一个形容:仅就三号采输卤泵站的盐田来说,就有48平方公里,相当于30个西湖那么大。
在罗布泊艰苦创业
记者在罗钾公司采访时曾夜宿罗布泊。晚上出来散步时,只见诺大的罗布泊盐湖上,一轮圆月高挂空中,月光下辉映着硫酸钾厂、钾盐浓密机和热电厂的灯光,脚下是空旷的足球场,还有职工活动中心和篮球场上的灯光,周围再也看不到其他景象了。
几位员工告诉记者,创业之初的罗布泊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在这寸草不生的“无人区”工作,所需一切都要从400多公里外的哈密运来,交通运输成为维系正常工作和员工生存的“脐带”。但是由哈密向西南至罗布泊地区,沿途道路崎岖难行,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路,甚至连参照物也没有,供给车辆常常走一天还到不了基地,一立方水运到基地差不多要投400元。
2001年,在罗北进行罗布泊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制取硫酸钾工艺中等规模试验时,工作人员除了要忍受大风、沙尘、干热的恶劣天气外,还要面对艰苦生活的考验。由于没有保鲜车,夏季气温高时,蔬菜和肉类还未运进基地在路上就变质了,长期储存的淡水有时也会变味、变色。经常缺水的日子,使大家脸都很少洗,更不要说洗澡了。蔬菜成为奢侈品,常常只有耐储存的粉条、土豆吃。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全体参试人员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中试的成功。
记者了解到,与世界上其他盐湖相比,罗布泊盐湖属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钾离子含量较低,硫酸根含量却偏高,开发建设难度非常大。为了尽快开发罗布泊“宝藏”,罗钾人克服重重困难,用了短短5年时间,在罗布泊腹地完成了小试、中试和工业性试验,走完了相当于美国犹他州大盐湖15年、国内同行30年走过的建设历程,创造了世界盐湖开发史上的奇迹。2005年5月1日,“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2-09-04/27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