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发展创新品牌


□本报记者朱永坤 通讯员李冬修

追求更高

采访手记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2011年,三宁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实现利税5.8亿元,进入全国化工行业200强、化肥企业50强、氮肥企业20强。

看着眼前“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奠基仪式”的巨大字幕,记者心里不由地在想:“现在这个实力雄厚、活力无限、拼劲十足的三宁,不知未来将走向何处?”李万清董事长此时说的一番话,恰好解开了记者心中的“谜团”。“这个项目是湖北省2012年重点建设工程,同时也是公司转型发展、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一步,更是我们进军化工百强、打造‘百亿三宁’和‘百年三宁’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投产之年就是实现‘百亿三宁’的时候,三宁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新增利税10亿元,并成为全国化肥行业转型跨越的先驱企业。”

从上千元一吨的化肥产品到上万元一吨的化工产品,三宁正在发生着华丽的蜕变;从打造“百亿三宁”到打造“百年三宁”,三宁人追求的目标也越来越高。我们期待着……

7月6日,旭日东升,光芒万丈。投资50亿元建设的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奠基仪式即将开始,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李万清董事长早早来到会场,恭候嘉宾的到来。乘此间隙,记者对李万清董事长进行了采访,言谈之间,不仅感受到这位肥企老总的朴素情怀,更感受到了他运筹帷幄、从容驰骋的大家风范。

“这些年,三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行业佼佼者,靠的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万清董事长用“发展”、“创新”、“品牌”三个关键词加以高度概括。

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

李万清说:“湖北三宁是国内建设的首批农肥化工企业,历史悠久,在漫漫的42个春秋里,走过了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

三宁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30年,即1970年至2000年的规模扩张期;二是后12年,即2001年至今的多元发展期。前30年主要产品为碳铵,产量从建厂之初的1.2万吨发展到30万吨,翻了25倍,同时伴以节能技术改造,凭借规模和效益走在了全国小氮肥企业的前列。后12年经历了自主发展、强强联合、抢占资源、转型发展四个阶段,步入了日新月异发展的快车道。

“2001年,湖北三宁成功改制成民营企业,久被束缚的发展力量释放出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自主筹集资金3亿元,建设了‘3888’工程,一举成为湖北省碳铵生产的‘龙头’,产能达到50万吨,同时硫基复合肥、磷酸一铵问世,企业开始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李万清言道。

记者在交谈中了解到,让三宁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是2007年春,三宁人永远不会忘记与山西晋煤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的那一历史时刻,公司从此获得了直供的煤炭资源和雄厚的资金靠山,“底气”更加十足。公司随即投资30多亿元,相继完成了20万吨脲基复合肥、40万吨总氨、30万吨尿素、68万吨磷复肥、20万吨缓控释肥等大型建设项目,优质肥料的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吨,是合作前的3倍。

“身在磷矿之都,不能占据磷矿资源,岂不是家门失守?”李万清敏锐的眼光闪现着智慧,“因此,公司投资近2亿元,组建了一家合资选矿公司,控股了一家采矿企业,配套建设了硫磺制酸、工业磷铵、精制磷酸项目。煤炭有了,磷矿也有了,就有了双足,三宁就能自由地奔跑了。自此,集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创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话题谈到企业创新,李万清如数家珍:“湖北三宁之所以发展之树常青,市场竞争力日盛,充满日久弥新的活力,关键在于创新。”记者了解到,三宁在创新上作出了许多努力,成果颇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化肥 氮肥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