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80后农资人的新思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开创基业的第一代农资人陆续淡出舞台后,众多80后农资人承接了他们肩上的重担。如今,这批青年陆续步入而立之年,新鲜血液为农资行业带来新的思维。河北三高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少华就是80后农资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扎根基层 为经销商营销
  2005年,大学毕业的陈少华怀揣着理想来到河北三高农业开发集团。下车间、跑市场、做宣传,从基层做起……谈起当年,陈少华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意气”来形容自己。刚走出大学校门莽撞的他在工作中碰过不少壁,通过前辈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勤奋,逐渐了解了农资行业,也摆正了在企业中的位置。
  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陈少华渐渐有了不同于老辈人的新想法。针对现在化肥市场比较难做的现状,三高集团提出“替经销商做市场”的理念,就是替经销商做宣传做策划,帮助经销商开拓市场,这一理念可能是前辈们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陈少华一直注重科技投入,针对农民盲目施肥,影响高产量、高效益的问题,组建技术开发服务队,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检测土壤、提供科学施肥的依据,受到农民欢迎。为发展高效农业,三高集团先后与全国十几家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林葆、李厚忠及农业部门高级农艺师、专家为顾问,陈少华经常同专家一起深入到一线为农户讲课,积极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

 
  敬天爱人 热衷公益事业
  在企业经营管理上,陈少华特别推崇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敬天爱人。谈及对这四个字的理解,陈少华表示,“敬天”就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爱人”就是要关爱自己的员工、客户以及社会。陈少华告诉记者,三高集团始终将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排忧解难,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陈少华与集团董事长陈安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威县30多万亩农田受到雹灾时,他们带领农技人员深入农田一线,并带头捐献价值2万元的化肥、种子,使损失降到最低点。为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捐款50多万元,并倡导成立“奖优扶贫基金会”。三高集团非常重视公益事业,与当地残联合作,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工作和经济援助。陈少华认为,服务当地人民就是对企业自身形象最好的宣传,也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青年团队 朝阳般的企业

  三高集团的员工以80后为主要组成部分,凸显出一个新生企业的朝气蓬勃。三高集团在招聘时的思路是从“娃娃”抓起,打造一支热情、团结、积极进取的团队。陈少华认为,年轻人可塑性比较强,企业不要怕投入大,不要怕耗时间。年轻人体力充沛,思维活跃,哪怕之前交点学费,以后的收益肯定更大。中国民营企业不爱招幕新人是一个通病,招收有经验的员工可以节约培训的时间和投入。而世界500强企业大多只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从头培养,这样可以让员工打好基础,并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谈及公司的未来发展,陈少华认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资源和市场网络,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立足。未来五年资源整合的范围更广,农资也不例外,资源龙头、新农业经营模式都将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三高集团应加大与资源性企业的合作力度,与资源性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一棵常青树。

(责任编辑:吴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施肥 营销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