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续坤
诚信教育的提出已经很有些年头了,这对提高国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乃至家庭美德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中国经济转型期大环境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够和谐的因素,表现在农资流通市场上,常见的现象有假冒伪劣、尔虞我诈、欺上瞒下、强买强卖等。因此笔者认为,在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诚信教育不仅不可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农资经营的“试金石”。
众所周知,农资经营中失信现象的产生绝对不是孤立的,分析起来这里既有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的原因,又有经营主体利益至上、消费客体贪图便宜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主管部门监管疏漏、消费维权成本太大的制约,因此在大部分农资商品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诚信缺失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其结果不但会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就必须做到双管齐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增强农资诚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必须通过 “红盾”、 “绿剑”集中执法行动等措施,使守信农资企业信誉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占领更大更多市场份额,使失信者信誉扫地,既受到政府制裁,又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和抛弃,最终形成守信者更加守信、失信者不敢失信、造假者寸步难行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农资经营主体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极力彰显其在诚信建设过程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信用与资金、品牌、技术、管理、信息等一样,都是农资企业的重要资产;良好的信用,有利于农资企业融资、维系客户、扩大销售、建立品牌,还可使企业摆脱诉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帮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赢得市场。因此农资企业必须树立爱企如家的思想意识,建立无信不立的企业理念,提高企业凝聚力,提高经营者素质,处理好业务发展与制约机制之间的关系,防止以权谋私、置企业利益于不顾的现象发生。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危机意识,积极支持和参与农资诚信建设,共同推进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0-06-04/31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