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假劣食品为何热衷“下乡”:暴利惊人 监管失灵


  他认为,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和熟人经济导致农村超市“三无”食品泛滥。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接收信息的途径较少,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基本不具备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劣食品在农村的泛滥。

  同时,劣质食品价格低利润高驱使农村超市经营者倾心“三无”食品。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购买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求质量,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经营者进货时便顺应了这种需求,就像有些经营者说的那样“真货卖不出去,假货倒卖得很快”。

  近些年,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对农村食品问题进行整治,关闭了一批生长在农村的食品小型企业和小作坊,然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很严重。

  雷后兴分析,农村超市面广量多和执法管理力度欠缺,给农村小超市“三无”等劣质食品提供了巨大生存空间。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使得针对布局分散的农村超市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费用高、耗时长。再加上受人员编制、经费等制约,多数职能部门没有在乡镇基层设立分支机构,监管力量无法得到有效延伸,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几乎成“盲区”,给不法经营户经营“质劣价廉”食品带来了可乘之机。

  雷后兴为此呼吁,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下移,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检验能力,增加抽检密度,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分种类、分时段、按计划进行食品质量检验,并定期公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盐 仓库 芝麻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