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之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导致了在食品中的有害残留。最近,笔者深入洞庭湖区l4个区县(市)调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种植业造成的污染。据测算,现代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获取的,有机肥施用量不到总施肥量的10%。我国农药生产、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特别是大剂量施用除草剂易引起土壤板结,对水产品和水生生物带来危害。
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养殖场(区)长年产生大量养殖废弃物,畜禽粪便、废水无害化处理率不到30%,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秸秆资源浪费严重。调查中,农村焚烧田间稻草等农作物秆叶现象仍然普遍,有23.7%以上的秸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农膜残片积留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倡导和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就必须出重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切实提高监控和监督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位监控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了解其现状,为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推广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体系,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安全用药。对农药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对设施简陋、规模小、污染重的养殖场实行关停。实施环保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把农业环保生产作为财政补贴的硬性指标纳入财政支农体系之中,使农业财政补贴不仅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