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顶层设计”架构初成


  何天骄

  刚刚过去的2013年,依旧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年,“镉大米”事件、美素丽儿奶粉涉嫌造假事件,以及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等事件、恒天然乳清蛋白粉受污染事件……

  而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超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也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系统风险总值下行趋势明显,“总体稳定、逐步向好”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食品安全情况的基本走势。

  根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食品种类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一系列诸如瘦肉精、塑化剂、皮革奶、地沟油、抗生素鸡等事件,在动摇 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同时,也促使政府与企业不断寻求变革,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关系也急剧变化。而将这一变化推向顶峰的要数关注度最高的“三聚氰胺事 件”,因事件发生在受众关注度最高的婴幼儿奶粉行业,同时整个乳制品行业都牵扯其中,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推向了高潮。

  实际上,造成今天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乳业专家宋亮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归罪于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其中有两个方面,一个 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安全问题,“三聚氰胺”毫无疑问是近6年来最大的安全事故,随后这些年里出现的大大小小各类安全问题不下百起,其中有偷工减料、有变质引 起中毒、有产品发现有害物质、有生产不符合相关标准等;另一个则是无中生有,人为制造出来的,最典型的要属当年奶粉性早熟和水解蛋白“皮革”奶事件,乃至 最近的反式脂肪酸问题,都是某些人借搅浑市场,从中渔利或是诋毁竞争对手,而人为制造出来的“谎言”,这些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此外,企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不得当。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企业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向公众做个透明坦率的交待,不敢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捍 卫,相反通过花钱私了、封锁消息来加以掩盖,殊不知越掩盖,越会让人怀疑,网络发达的今天,能盖住什么消息?当然,这也与企业对自身产品安全的不自信和法 律保护的薄弱有直接关系。

  有关部门对于这些事件处理上没有说服力,不能够给出充分科学的解释,有地方相关部门甚至发布了难以令人信服的结论,这大大损害了政府及相关权威机构的公信力。执法不严也是被主要诟病的方面之一,是造成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重要原因。

  政府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执行力度不足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也向记者表示,以政府机构设置为例,以前我 们政府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是多部门共同管理,这种食品分段监管模式由于不能做到无缝衔接,导致“8个大盖帽管不了一顶草帽”,“10个部门摁不住一头猪”的 现象。

  变革

  对于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宋亮认为,当前以乳品为代表的中国食品产业正经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衡量产业成熟的标准分别是,配套服务基础设施 的现代化推进、产业制度的优化升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规的完善、良性市场机制的形成及成熟、消费者及媒体的理性、相关监管机制的科学有效。

  在社会要求提高食品安全的呼声中,政府也开始大力改革。近年来,我国为促进食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9年专门颁布《食品安全 法》,2010年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1年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并于去年开始组建。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关于婴幼儿奶粉整顿工作会议,拉开了中国乳业历史上最大一次整顿工作的 序幕。

  朱毅表示,从顶层设计上看,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由九龙治水转向一龙治水,这是最大的亮点。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把名目繁多的监管机构 化整为零,把散落在农业、质检、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的监管职能全部吸纳到一起,并使之进入药监总局。从局到总局,从副部到正部,在这个过程当中,权力 在加强和集中,人员也在加强、增多。从顶层设计层面上看,为备受诟病的九龙治水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是“加拿大模式”(强化单一部门一而贯之、一而统之的食 品安全体制)中国化道路的开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数据 大米 羊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