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发改委:国际粮价不可能持续大涨 国内粮价稳步小升


  俄罗斯、乌克兰相继宣布暂停粮食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7月份因此上涨42%,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专家白明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增长和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农产品(000061)市场,国际粮价的上涨对中国粮食市场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目前粮价上涨的预期依然强劲。

  抢粮一触即发

  尽管距离秋粮丰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已经可以看到粮商收粮的身影了。

  黑龙江双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几天前,一场暴雨再次不期而至。双城县长勇村村民王忠和看着自己种植的15亩玉米,万分焦急。他告诉记者,黑龙江地区虽然没有像吉林受灾那么严重,但是近日来连日暴雨,对秋粮的抢收还是造成很大的影响。

  7月份以来,暴雨洪水给吉林省秋粮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很多农田被毁,更有不少农田出现渍涝现象,农田积水严重,给秋季粮食丰收预期蒙上一层阴影。由于目前吉林省玉米正处于扬花授粉期,多雨的天气也容易造成一定的减产。截至8月3日,吉林省洪灾共造成1881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 373.5万亩。

  在夏粮收购价格“高开高走”的阴影下,加上洪灾影响,很多农民已经开始产生了惜售心理。也许正是嗅到了这些,各路收粮大军已经开始提前出手。望着雨中的玉米,王忠和对记者说:“这些玉米虽然要过一个月才能收上来,但已经有很多人打它们的主意了。”

  这些人既有本地的粮贩,也有南方过来的粮商。“现在粮食俏得很,粮商们想方设法地在争购。根本不用自己雇车把粮食拉出去卖,不用出门就可以把粮食卖掉。”王忠和说。

  他自己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收购价算下来,他这15亩地最后能卖3000元,这一年总算没白忙活。

  叶建波告诉记者:“前几年都是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才有一些粮贩子上门收粮,但这段时间村里操外地口音的粮商多了起来。这些人十里八村地来回走,比当地的农民还关心庄稼的长势。”

  国内外粮价走高

  王忠和们感到了粮食收购开始紧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一周前俄罗斯一道粮食出口禁令导致了全球粮价的上涨。

  今年7月至8月6日,澳洲饲用大麦、美国CBOT小麦主力合约价格分别飙升83%和49%,涨幅历史罕见。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世界小麦主产区遭遇旱灾,其中俄罗斯受灾面积达1000万公顷;另一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则受蝗虫灾害影响,百万亩大麦、小麦绝收。8月5日,俄罗斯宣布从8月15日起至12月31日,全国禁止出口粮食和粮食产品。

  俄罗斯的粮食出口禁令引起了全球的恐慌。而一向奉行粮食自给自足的中国,也多少受到了影响。

  8月10日,越南粮食协会主席Pham VanBay公开称,中国购买越南大米以弥补国内的不足,目前采购总量预计已达60万吨。他还表示,没有想到中国进口量会如此巨大,不过,60万吨只是预估数据,目前尚无准确数据,也还没有关于越南粮食安全方面的官方预警。另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中国今年还从美国进口约120万公吨玉米。

  可见,今年中国的粮食格局比较复杂:外国粮食市场飙升,国内夏粮收购价也水涨船高,呈现罕见的“共振”。在刚刚结束的夏粮收购中,由于收购主体多样化,农民惜售,粮商哄抬,国家粮食储备部门几乎无粮可收。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7月份,全国主产区粮食收购价格、36个大中城市粮食零售价格总体稳中小幅上升。主产区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 公斤(下同)98.66元,比上月上涨1.21%;稻谷平均收购价格为109.32元,上涨0.44%;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91.81元,比上月上涨 1.98%。

  下半年仍预期上涨

  内忧外患之下,推高了下半年粮价上涨预期。

  夏粮、早稻减产,秋粮农时推迟,气候异常,使得我国全年粮食存在减产风险。特别是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北方多个粮食主产区遭遇水灾,早稻生产受影响。

  今年中国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取决于秋粮。夺取秋粮丰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8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农业部当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抓好政策措施落实,认真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收和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玉米 大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