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村史馆:留住乡愁,凝聚振兴力量


村史馆:留住乡愁,凝聚振兴力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现芳

  久经风雨的纹龙木雕,尘封多年的煤油灯、铡草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村史馆,由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改建而成。自开建以来,村民积极把家中遗留下来的老物件、生产生活用具等捐献到馆中,村史馆办得“很火热”。

  这个接地气的村史馆,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让乡愁可感可触,群众认同感很强。

  “这样的煤油灯我是点过的,看到它,我就记起了小时候点灯时闻到的味道。”住在附近村庄的方立平一边端起煤油灯仔细察看,一边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早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

  在中国广袤的乡村,星罗棋布的大小村史馆,照见一代代农民经历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生生不息的岁稔年丰,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保存文化记忆

  用记忆打捞历史,村史馆里寄乡愁。

  河南省新郑市孟庄镇鸡王社区是该市第一个村史馆所在地。2010年,鸡王村开始拆迁。如今,1400口人都搬进高楼,原来的鸡王村变成新型社区,曾经的自然村落“消失”了。

  最初一些村民不愿拆旧房,“总觉得,老房子没了,念想就没了。”“我用了几十年的锄头不能丢”。但现在,搬进高楼的村民又觉得一切还在。原来,建在聚居点的村史馆,把乡村的“根”留住了。

  村史馆为人们怀旧和找寻“失落的故乡”提供了精神慰藉。“鸡王社区村史馆浓缩了鸡王村过去的生产生活记忆,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心设计,为了找齐老物件费了不少心思。”社区干部贾俊民希望借助村史馆,让乡村记忆代代相传。

  60多岁的村民王长法是村史馆的“红人”,村史馆的展板上贴着他20世纪70年代的参军照、结婚照以及往来家书。许多村民像王长法一样,自发地把家里的老物件捐出来。“这是我家两代人谋生的老物件,母亲生前叮嘱我,这是咱家的祖业,一定要传下去。捐出来是为了让后人看看我们这一辈人曾经是怎样生活的。”村里一位老木匠郑重地把装满墨盒、线兜、大锯、斧头等木工工具的箱子捐给了村史馆。

  柳条筐、纺花车、黑白电视机、缝纫机、农耕用具、墨斗……这些农家日常用品,默默诉说着老一辈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持家的家风。鸡王社区村史馆装修古朴,以展板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展示了村名由来、村情概况、生活用具、生产农具、民俗风情等内容,其中老物件就有500余件。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小小村史馆容纳的,往往是几代人生活和情感的传承。

  

  突出地方特色

  乡愁乡韵,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

  以“书香文化”为主题,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史馆,浓缩了老巴中崇文重教的历史。

  据《书台村记》记载,唐代章怀太子李贤被贬巴州后,见巴州水土丰茂,乃宜居之地,但巴人多好勇斗狠之辈,李贤欲以孔孟之道教化民众,想寻一个读书办学的地方,四处寻觅,就找到了今天的书台村,便在此筑读书台,开办学堂。后来李贤遇害,村民怀念他的教化之功,便将村子命名为书台村。

  书台村史馆是由太子读书文化区、传统皮影文化区、村史村情文化建设区三个板块组成的露天村史馆。三张书桌呈“品”字形摆在中央,提醒村民时时不忘“耕读传家”之训。

  作为皮影艺术之乡的书台村有个传统,每逢庙会、丰收、冬闲时节就唱皮影戏。“巴中皮影民间称‘皮鞑鞑戏’或‘灯影儿’。”书台村史馆里,当地皮影艺人张道阳领着来访者参观。生动的皮影造型、乡土味十足的唱词、活灵活现的表演,令在场观众沉醉其中。

  张道阳还经常在村史馆与村民“摆龙门阵”,讲述山乡里的德孝故事。几次下来,村民王大军受到触动,改变了对老母亲的冷漠态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载体 办公室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