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是棉花生产农业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棉花种植密度大,现有的施药机械及方法脱叶效果差,机械采收棉花含杂率高,影响机采棉质量。同时,虽然近年来采棉机国产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技术与国外同类机型仍有差距。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薛新宇研究员指出,新疆棉花种植密度是美国等国家的2倍以上,直接将国外技术应用于新疆棉花种植中,面临诸多问题,研究适应新疆高产密植模式下的精准施药技术及装备,筛选与优化高效调节剂、助剂的组合,推行棉花机械化施药技术规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地膜覆盖技术促进棉花产量大幅度提升,但长期使用地膜对棉田造成污染。近几年,陈学庚院士致力于研究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他表示:“机械把地膜推下去,现在形成污染了,我们有责任造出新机械,把农膜收回来,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
近年来,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回收率低、含杂率高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我国正在开展高强度地膜试验示范和残膜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促进棉花绿色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指出,要大力推广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成功经验,强化产学研推合作,不断强化我国棉花生产科技与装备支撑,努力提升我国内陆地区棉花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为棉花稳产保供提供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努力实现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着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大功率拖拉机配套智能化耕作机具,将突破高速、低阻、低耗能等关键技术;精准智能化播种作业机具,播种质量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技术将快速发展,播种精度进一步提高……与种植其他农作物一样,未来,我国棉花机械化将朝着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李兆敏指出,要继续发挥好新疆作为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生产技术与装备科研推广应用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新疆棉花生产提质增效”科研攻关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在棉花生产数字农业与精准管理、节水灌溉技术装备、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新疆率先实现棉花生产的现代化,努力确保我国棉花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农业大学吴才聪教授指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调度分散在各个省份、大型农机企业和个别科技公司,各自为战、互不兼容、重复建设、效率低下,急需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农机社会化服务监管调度网络,通过运用北斗远程监测技术,建立面向种植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调度系统,对棉花耕种管收进行全过程监测、管理和调度,形成新疆棉花生产与管理大数据,提升棉花种植质量、效率和效益。
与会专家还围绕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和自走式喷雾机的国产化目标,提出要进一步开展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一是采棉机变速箱的开发,达到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适用性和耐用度;二是液压元件的开发,包括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和自走式喷雾机所用的泵、马达、各种换向(分流)阀,提升技术性能;三是发动机的性能改进与优化,提高动力性能、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四是整机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提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9/34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