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要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广泛吸引各类乡村振兴人才,确保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聚焦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帮扶指导和资金补贴,培育一批理念新、技术新、懂经营的“新农人”,改变以往“田秀才”“土专家”等本土人才发展不温不火的局面,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提供人才保障。引进社会力量。畅通入乡渠道,引导农业科技专家、乡村规划师、建设师、电商渠道专员、教文卫体专家等各类人才下沉乡村,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常态化、长效化服务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整合下沉资源。建立健全挂点包保、对口帮扶、干部下沉等工作机制,用好下沉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深入乡村一线,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突破口。吸引人才回流。开展外出能人摸底走访,建立人才库,吸引更多有实力、有精力、有情怀、有品位的“乡村合伙人”回乡创业,构建让能人“回乡开心、干事顺心、生活舒心”的环境,培育更多农村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助力实现强乡业、美乡村、富乡民。
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以社会善治为基准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乡村安全稳定、社会和谐繁荣的坚实基础。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动乡村实现和谐有序运转。
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牛鼻子”,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农民组织化、组织区域化、发展融合化、治理精细化的“五化兴乡”活动,完善组织联建、发展联动、产业联营、区域联治、人才联育的“五联”工作机制,走出一条抓党建促振兴的治理新路。突出群众“自治”。增强农民群众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党员乡贤联盟、农村“五老”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协商体系,让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推进多元“共治”。依托“国企联村”“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资源投入乡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设施建设管护,善于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高治理效能,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团结奋斗新局面。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9/34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