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以科技之力强农富农


“科技领跑”篇:

以科技之力强农富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宇恒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突出引领作用。懂技术、思路活、敢创新,是中国新农民的鲜明“标签”。这些新农民将科技带到田间地头,播撒在广阔的土地上,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二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上,同样不乏这样热情而年轻的讲述者,他们可能是带着眷恋与新知返乡的游子,也可能是怀揣梦想与技术来到乡村的“异乡人”,但他们的故事同样生动而精彩。

  

  种啥卖啥,听数据说话

  河南来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是位80后北大才女,创立电商平台的最初目的,只是想借助互联网推广驻马店农副产品,但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价格、品质、产量波动大,再加上购销机制不完善,如何保证货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困扰平台发展的难题。

  “既然是做互联网的,为什么不能试试用互联网的思路去解决?”2015年,李敏决定把互联网平台建到农村去。

  村民不知道种什么,大数据可以告诉大家。通过来村网大数据分析来开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代卖,同时为农户种植全过程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既解决了农户盲目跟风种植的风险,又协助农产品加工企业把控了基地直采的农产品质量,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

  消费者能在村里买到什么,同样可以让大数据来解答。李敏说:“我们通过农村服务站收集农产品信息数据,汇集后统一对接下游农产品采购商和电商零售,把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推广销售到河南省内外。”

  与订单农业的深度融合,赋予了农村电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来村网覆盖河南、山东、新疆等地185个乡镇,带动118家种植合作社和8万余名农户,协助农户每亩降低100多元土地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累计带动花生、辣椒、萝卜、包菜等特色蔬菜订单种植256万亩。

  

  “小白”种地,让科技先上

  “年轻人发展就业的最好选择就只有大城市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大城市打拼了6年的90后莫晓钰决定换一种生活,从广东来到新疆,成为新疆尉犁县极飞保障中心的一名管理员。

  在见证了两位年轻人用无人化管理模式种植3000亩棉田后,莫晓钰主动向公司申请,复制他们的管理模式,挑战一个人管理500亩棉花地。“对我来说有两大挑战,一是能不能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种好地、赚到钱,二是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我能不能适应种地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乐趣。”

  半年后,莫晓钰得到了答案:曾经高度依赖人工的巡田工作,大部分由遥感无人机替代;架设在田间的农事记录仪、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为农事决策提供最精准的参考;炎炎夏日,新疆的气温能达到40℃,而她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着西瓜,顺便就把地里的水肥灌溉了。

  “种地变得像打游戏一样简单,科技也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农业这个行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莫晓钰说。

  

  扎根乡村,年轻人大有可为

  当科技将农业变为一个有趣的行业,让农村成为一方奋斗的热土,如李敏、莫晓钰一样的年轻人留在乡村、扎根乡村,似乎也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我不只是想验证试验田的管理模式,也想验证一种新农人的生活方式。”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莫晓钰从公司宿舍搬出来,在尉犁县哈拉洪村一对维吾尔族老夫妻家住了下来。生活在乡村,工作在乡村,离家3700多公里的莫晓钰却并不感到孤单,“我在新疆有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只要有合适的平台和项目,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很高,加上年轻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理解和掌握,很快就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李敏说,来村网在河南驻马店各个县培育青年致富带头人时,会提供免费培训和一定的创业资金。培训后,一些年轻人利用互联网渠道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农业机械等,年收入甚至能达上百万元,还能通过项目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就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订单农业 土地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