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重振“正北芪之乡”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分拣甘草切片。资料图

  八月的大青山北麓植被茂盛,各种各样的野草野花覆盖了大青山的每一寸土地。站在山顶,凉风习习,极目远眺,整个武川县城尽收眼底。

  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是药材典籍记载中黄芪的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的美称。1984年,黄芪产量40万斤之多。但近年来,因各种原因,该县的中草药产业一直没有发展壮大,价格也是大起大落,影响产业发展。

  从2002年起,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集团”)定点帮扶武川县。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为武川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2019年4月,武川县退出国贫县序列,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武川县脱贫攻坚的成果,通用技术集团启动了“中国通用武川扶贫产业合作区”建设,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发展传统中药材产业,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选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

  见到陈以清时,她正在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的中草药加工车间分拣黄芪。54岁的陈以清是武川县德胜沟乡酒馆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给患上重病的丈夫治病,陈以清一家用尽了积蓄。陈以清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家里没有顶梁柱,仅有的农田也因无足够劳动力而荒废了。

  2018年初,通用技术集团利用集团下属中国医药在天然药物领域的传统优势,在武川县成立了首家规范化中药饮片企业——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公司的药材加工厂就开在了陈以清家门口。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学明告诉记者,“我们在招工时优先考虑贫困户,当我们得知陈以清家的遭遇后,就直接请陈以清来做工,工费按天结算。在用工高峰期,公司雇佣村民120多人。”

  “我在厂里干活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每天收入150多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呢,丈夫看病的钱够了,剩下点还能填补家用。”陈以清眼含热泪地说。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的入驻,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岗位,去年光工资就发了100多万,为我们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德胜沟乡党委书记王四虎说。

  除了聘用周边农户及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增加工资性收益外,公司还通过合作社占股收益分红惠及3个村委会22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2户,支付厂地租金20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通用技术集团选派到武川的帮扶干部、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袁波告诉记者,要想实实在在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还得带着大家一起干。“我们采取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2018年发展中药材种植就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每年土地年总租金20万元,户均获益2560元。其中涉及贫困户7户共计155亩,户均获益1771元。”

  药材种植是朝阳产业,能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老百姓致富。“截至2019年,集团扶贫资金累计投入中药材产业领域资金达770万元,主要用于推动集一二三产为一体的武川县首个中药材扶贫产业示范园的建设和扶持,目前该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序推进,示范效应将逐步显现。”袁波说。

  

  从“地头草”到“杯中宝”

  从武川县城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便来到了中国通用武川中药材产业扶贫产业园的种植区,3700多亩的核心区内种植了黄芪、黄芩、乌拉尔甘草、防风、柴胡等10余种药材。

  此时,武川县日欣隆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征源正带领着10多名工人拔草。“近年来,中药材市场行情看好,国内外需求量增加,这是一个商机。德胜沟乡的黄芪品质好、名气大,我才决定回乡创业。”王征源告诉记者。

  2011年,王征源放弃年薪20万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种植黄芪,并成立了武川县日欣隆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们合作社与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签了3年的合同,这3700亩种植区由合作社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收获后企业按照订单全部收走,而且价格要比市场价格略高。”王征源说。

  李玉是得胜沟乡蘑菇窑村的药材种植户,他种植的20亩黄芪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李玉说:“黄芪是冷热货,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过去,农民一年种另一年不种,全村不过几十亩。去年,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在我们这里建了厂,还与我们的合作社签了订单,价格比较平稳,我们的心也安稳下来,现在我自己就种了80亩地的黄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芪 土地 黄芩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